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
第三节
网络依赖障碍
一、概述
(一)网络依赖的概念及其界定
网络依赖(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又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internetuse)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人们出现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由于其行为表现类似于传统的毒品成瘾和物质滥用,人们习惯称其为“网络依赖”。
目前,对网络依赖是否是一种真正的“瘾”仍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网络依赖不同于药物或物质成瘾,不存在因为长期的药物或物质使用而导致的生理依赖现象,它更像是一种心理依赖。因此,尽管它具有与传统成瘾类似的行为表现,但仍然不能称为“成瘾”。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将网络依赖定义为“个体不能有效控制上网行为,进而导致出现类似成瘾的症状以及社会功能受损”。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依赖和药物或物质成瘾具有相似的发病机理(如奖赏系统的作用)和行为表现(耐受、戒断反应等),它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成瘾行为。因此,他们通常采用本节开头对“网络依赖”的定义。总体上说,尽管不同研究者对网络依赖的界定存在分歧,但对其是一种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认识是一致的。2013年5月,美国精神病协会(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提议将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gamingdisorder)放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的附录中,作为一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临床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认可了将网络依赖作为一种精神障碍的界定。
(二)网络依赖的流行病学特征
尽管目前对网络依赖的界定仍存在争议,但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开展,特别是其流行病学特征。国内研究发现网络依赖在我国青少年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据Cao等人统计,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网络依赖者约占8%~13.7%;Xu等以上海为样本的调查发现约8.8%的青少年表现出网络依赖症状;余祖伟等研究指出,我国中学生网络依赖率为2%~15%。其他国家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存在类似的发病率,特别是在韩国、德国等国家。最低的是Poli等人统计的意大利学生的网络依赖的比率约为0.8%。尽管不同研究中网络依赖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我国网民基数大,网络依赖人群的绝对数量仍然十分巨大。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5年12月末,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其中10~39岁占到总人口的75.1%,这其中网络游戏的使用率占网民数量的56.4%。
网络依赖主要分为几种亚型: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internetsexualpreoccupations)和邮件信息成瘾(e-mailtextmessaging)。后来,随着facebook,twitter等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学者又提出了“网络关系成瘾”(cyber-relationshipaddiction)的概念;随着网上赌博的兴起而产生的网络赌博成瘾(onlinegamblingaddiction);伴随网络购物而产生的网络购物成瘾(onlineshoppingaddiction)等类型。
尽管不同类型的网络依赖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他们都具有四个共同特征:过度使用(excessiveuse),通常表现为在使用网络时会忘记时间或者忽略其他事情,致使上网时间长度超过预期;戒断反应(withdraw),表现为当无法应用网络时出现易怒、紧张或抑郁的特征;耐受性增加(tolerance),表现为不断追求更长的网络应用时间,更换更好的电脑设备,安装更好的软件等;负性后果(negativerepercussions),通常表现为好争论、说谎、成绩下降、社会退缩以及易疲劳等。
(三)网络依赖的危害
网络依赖会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极大损害。其危害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结论,网络依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沉溺于网络一般会伴随着长时间的连续上网,这一过程中,个体的新陈代谢、生物节律、饮食习惯都遭受破坏,进而容易导致体质下降。研究发现沉迷网络的人容易表现出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等特征。并且,这一影响对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尤为严重。
2.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由于上网活动更多在于人机互动,导致个体对现实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它会导致个体对亲友冷淡,对周围日常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家庭关系紧张等后果。同时,过度沉溺于网络提供的虚拟角色往往容易导致迷失自我,导致对现实中的自我缺少正确的认识,进而诱发多种心理问题。
3.影响学业和工作成绩
长时间的网络使用必然挤占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时间,降低人们对学习和工作兴趣下降,进而影响学习和工作成绩。沉迷网络也是造成大中学生成绩下滑、辍学、肄业和无法按时毕业的主要原因。
4.诱发青少年犯罪
网络应用不是免费的,尽管网络的很多内容是免费的。很多网络行为(比如网络游戏)都需要大量的金钱付出。如果在正常渠道无法满足青少年对上网的金钱付出时,就可能诱发他们采取非法的手段获取上网需要的费用。
二、心理特征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有些人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仅仅将网络作为一个工具,而有些人则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研究发现,个体心理特征在网络依赖的形成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综合当前的研究结论,网络依赖者往往存在如下心理特征。
1.奖赏寻求增加
奖赏系统在成瘾的形成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发现,网络依赖与传统成瘾个体在奖赏寻求上表现出极高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出奖赏寻求增加、耐受性增强、戒断反应和躯体症状等临床特征。研究发现,组成奖赏系统的大多数脑区,如纹状体、杏仁核、腹侧被盖区等都在网络依赖个体上表现出高激活特征。在以网络游戏成瘾个体为被试的研究中发现,网游成瘾被试表现出更高的奖赏寻求特征,而对惩罚却更不敏感。同时,网络游戏所带来的快感会增强个体玩网络游戏的欲望,进而驱动个体发展到成瘾状态。
2.冲动控制能力下降
成瘾的核心要素是人们对自身冲动控制能力的降低。有效的冲动控制能力会促使个体抑制自身的上网冲动,制止过度的网络使用,进而达到远离网络依赖的结果。但大量研究发现,网络依赖个体表现出行为控制能力受损的特征,这与对传统成瘾类型的研究是一致的。网络依赖个体无法对上网冲动产生足够的控制力,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相反,他们容易被网络的某些特征吸引,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而反过来,上网产生的快感会进一步削弱网络依赖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然后去进一步追求网络所带来的快感。于是,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决策能力受损
决策过程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人们通常认为如果让网络依赖的个体注意到自身的上网行为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会帮助其走出困境。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网络依赖个体不去考虑过度沉溺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原因在于网络依赖的个体决策能力受损。在做决策时,他们不能很好地考虑现有的条件和结果,进而权衡利弊做出选择。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宁愿选择当前即刻能够满足的短暂快感,也不愿为长远的大的收益而等待。对网络依赖个体来说,上网行为可以迅速给他们带来快感和满足;相反,他们通常不选择为学业成绩、人际关系、事业发展等长远目标而努力。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 神级龙珠系统 太平里的广记 曾国藩全书 位面三国争霸 明代社会生活史 平凡不平凡的世界 财智在线,萧爷总是夸夸妻谈 诗经全集 中国皇帝全传 全球进入异世界 全面崛起 空军武器大百科 穿成女配决心好好当团宠 拿破仑传(全新升级版) 中年了不能玩游戏吗 实用小儿学(第3版) 覆雪归春 刘寅传 李俊峰
为了一个男人,她倾尽所有,用美貌和智慧,一步步将心爱的男人推上太子的宝座。可是她等来的不是赐婚的圣旨,而是丞相府满门抄斩,一夜之间她从丞相嫡女沦为了阶下囚,惨死在心爱的男人手中!重生归来,她如一个复仇的幽灵,神秘莫测,心狠手辣,以一己之力,搅动天下纷乱,让曾经害她的人匍匐在她脚下求饶,永世不能翻身他是北漠的战王,杀伐果断,冷血无情,他跺跺脚,天下都要抖一抖。一个不敢爱,一个不懂爱,恩怨纠缠,爱恨交织蓦然回首,笑看人世浮沉,人生起落,终身所求的也不过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满...
他,是夏国最年轻的战神!驰骋沙场,战功赫赫!他,是花都龙头企业的总裁!身价不菲,权势滔天!可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他隐藏身份入赘苏家,被人戳着脊梁骨过日子。一代天骄沦为万人唾弃!丈母娘的嫌弃,小舅子的欺凌,以及夏国神秘组织的巨大阴谋如今,他退役归来,只想安心度日。...
枪王之王任务失败回归都市,然而,等待他的却是相恋八年女友的背叛同学的奚落,甚至,就连保安都瞧他不起峰哥的脸也是你们这群人打的起的?...
不想谋朝篡位的权臣不是一个合格的权臣 总有一天,帝国的金币上会印上老子的头像! 夏亚雷鸣 跳舞新书,欢迎新老朋友前来捧场~...
你有万贯家财,你有无上权力,又如何?我,能够掌控你的生命。因为,我是一名读心神医!中医岐黄,异术无双,一方在手,逆转阴阳。贴身治疗美女,读心虐渣打脸。看我如何逆转乾坤!...
(暖文)高考刚刚结束,路骄阳穿到了七年后。全世界都盼着她跟老公离婚,渣闺蜜等着上位,娱乐圈的竞争对手,个个等着看她笑话,黑粉们更是盼着她去死?看着自己家意外失明,却对自己情深不移的沈教授不好意思,这婚我不离了!跟失明的老公住在一起是什么感想?路骄阳那可太方便了!换衣服不用躲躲闪闪!没事还能在房间蹦蹦跳跳!直到某天卧槽,你不瞎啊!!!他一脸无辜抱歉,一直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