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题算是四道题中一个区分优生和差生的关键点,属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若考生对这二人不熟悉,想把这道题回答好是有些难度的。在没有考试大纲的情况下,考生未必会去研究叔孙通和诸葛亮二人到底在礼乐之治上有什么成就,单从题面上来回答,文章所论必会有失偏颇。
沈溪基本是看一题,便在草稿纸上做一题,一共四道题,前三道题的文章全数在草稿纸上写好后,他才着重考虑最后一道题,这是四道考题中所占议论比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题。
第四题的开篇就把问题给点明:“我国家自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创业”
这道题问的是,当今大明朝礼乐为何也比不上尧舜禹三代该何从
通览四道题,都是在围绕礼乐之治,而且是皇帝通过思考和感慨,一步步引申出来。既有对历史的反省,也有对现状的遐思,连弘治皇帝自己都不敢说已找到确切的答案。而是希望通过众贡士之手来帮皇帝排忧解惑。
殿试考的已经不完全是士子的知识面,以及写八股文、议论文的能力。而是要考士子的。
所谓的,听起来很深奥,但总结起来,不过是要在儒家思想下,分清天地君亲师的主次关系,知道帝王御民和愚民的手段,帮皇帝治理国家,教化百姓。至于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尚在其次,重点是让百姓认清楚皇帝治国那是“天赋皇权”,不能撼动帝王的统治。
历朝历代的帝王,追求的皆不过如此,儒家学说之所以得到推崇,正是因为儒家学说很好地契合了帝王治国的宗旨,让皇帝觉得,只要读书人把儒家学说学好,同时能奉为经典,就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统治。儒家学说基本跟封建王朝的“思想政治课”差不多。
考生要有学问。首先要有思想觉悟,你学了法家、墨家那一套,回过头来跟当皇帝唱反调。甚至造反,当帝王的怎会让你学习,甚至列为科举应试科目
回到这道“礼乐之治”的策问题上,沈溪已明白自己所要论的方向。首先要迎合的就是弘治皇帝对于“礼乐之治”的追捧。
当皇帝的,谁不想在宫闱里,天下臣服,四海升平
可真要实施起来就难了,别说是天灾,就连。也是年年不曾断绝,弘治朝国内大致安稳。但地方祸乱仍旧不断,西北用兵刚刚结束。南疆仍旧有少数民族反叛,若真的能实现“礼乐之治”,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糟心事。
沈溪需要从一些实际情况来着手议论。
当今为何礼乐之治不及上古尧舜禹三代那不是因为陛下不够圣明,也不是因为朝臣不够努力,更不是因为百姓不忠君爱国,实在是因为百姓缺少教化,民间缺少一股“正能量”,需要通过舆论的方式来引导百姓的思想。
读书人学的是儒家思想,遵从了修齐治平的一套理论,可那些没读过书的白丁,谁教给他们王化之道那就应该让地方官府设立民间的学坛,让百姓都去听讲,将帝王礼乐治国的苦心传达给百姓知道,如此百姓才会感念天子恩德,接受礼乐教化
沈溪发觉写这种文章最是头疼,因为通篇下来没一句是他想说的,而且他所提的这些办法,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简直是“损招”,教的是百姓的如何倒退。
但换个角度说,至少按照他这一套实施下来,民间至少能安稳一些,符合统治者的意愿。
朝廷采纳了他的提议,或者可以带来短暂的安稳,百姓也会有种“我生活得很幸福”的错觉,可就怕发生一些大灾大难后百姓没有活路时,便会破口大骂,我他娘的连饭都吃不上了,赈灾粮食不发给我,还跟我说什么忠君爱国
以后事,以后再论。
沈溪没把自己的文章太当回事,当下也就放平和了心态,这不过是一次科举考试而已,不用想那么多。
既然后世评价科举考试荼毒人心,那就先把自己荼毒一回,只要内心有一杆秤,能分辨出是非黑白便可,笔下怎么写,全看阅卷人的喜好和口味,要真是在这种考试中另辟蹊径去发表一些不符合时代的议论,那才真的是没事找事。
沈溪奋笔疾书时,别的考生也在完成自己的文章。
到下午申酉之交,太阳西斜,考生的笔基本都停了下来。
规矩是一样的,写完就要合卷,因为卷子是不能改的,考完试才发觉有错漏,只会给自己平添烦恼。
ps:第四更送上
再次恭贺“形色之行摄”大大成为本书盟主也请大家继续支持,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啥的,多多益善,成绩越好,更新越多哦未完待续。
(大雁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剑神轮回 遁界 灾难游戏 穿越之娱乐香江 超脑念力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在希腊当岛主的日子 我不是剑神 全能运动员 篮球皇帝 最秦 仙界网络直播间 无限成长之路 我的庄园 DOTA之最强血脉 都市符兵 超级炼宝系统 玄天魂尊 疯狂的电脑 抗战之钢铁风暴
王明是一名司机,自从拉了一位某些场所的小姐之后,他的世界就全乱套了...
明朝洪武年间,吴王后人沈追星以及靖海侯蓝月为朝廷和江湖所不容,二人不甘心接受命运安排,奋起抗争,借助宝藏以及神秘门派的力量战胜敌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左右了天下大势,成为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上演了一幕幕爱恨情仇的大戏!...
...
...
作者傻呱的经典小说将军在上,医女娇妻不好惹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林易秋穿越了。琴棋书画样样都不会的原主(当然,重生过来的她也不会。)笑面虎的继母,绿茶妹妹,白莲花情敌,面对这些标配,她以为是个宅斗模式。病床的相公一朝苏醒,家里的门槛年年换新。这王走了那王来,将军府比军机处还热闹。皇帝中毒,太子下马,重臣遇刺。她恍然,哦,原来是权谋戏啊。记忆里唯一给过她温暖的爷爷在十年前留书自杀。案情逐渐浮出水面,是自杀还是他杀?凶手是谁?撕开一个个伪装,层层迷雾散尽,最大那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