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曾国藩从咸丰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到达衡阳起,至他于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自衡阳起程出征止,共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五个月。
曾国藩愤走衡阳之后,摆脱了许多应酬、牵制与无谓的烦恼,故得以放手发展和训练乡勇,终于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有较强战斗力的军队。曾国藩因祸得福,愤走衡阳成为他后半生成就事业的真正。而对于自己后来成为一代风流人物,位至侯爵,曾国藩却是始料不及的。
此时,曾国藩已练就水陆两师共一万人,其水师十营,前、后、左、右、中为五营,五正营之外又分五副营,分别以褚汝航、夏銮、胡嘉垣、胡作霖、成名标、诸殿元、杨载福、彭玉麟、邹汉章、龙献琛为营官带领,共五千人;陆勇亦五千余人,编列字号,五百人为一营。&ldo;其非湘乡人各领乡军者随所统为小营&rdo;,共十三营,分别由塔齐布、周凤山、朱孙治、储玫躬、林源恩、邹世琦、邹寿璋、杨名声、曾国葆等带领。水路以褚汝航为各营总统,陆师以塔齐布为诸将先锋。&ldo;合以陆路之长夫、随丁,水路之雇船、水手,粮台之员弁、丁役,统计全军约一万七千人&rdo;。所备之粮台,带米一万二千石,煤一万八千斤,盐四万斤,油三万斤,军中所需之器物,应用之工匠,一概携带随行。
且说曾国藩从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公元1854年2月25日)起,统率全队水陆并进,浩浩荡荡,进驻长沙。军容之盛,使在这里的绿营相形见绌。这是曾国藩自咸丰三年八月愤走衡阳之后五个月中&ldo;打掉牙齿和血吞&rdo;,坚韧自励的结果。
曾国藩曾说:&ldo;我常常忧心忡忡,不能自持,若有所失,到今年正月还是如此。我想这大概是志向不能树立时,人就容易放松潦倒,所以心中没有一定的努力方向。没有一定的方向就不能保持宁静,不能宁静就不能心安,其根子在于没有树立志向啊!
另外我又有鄙陋之见,检点小事,不能容忍小的不满,所以一点点小事,就会踌躇一晚上;有一件事不顺心,就会整天坐着不起来,这就是我忧心忡忡的原因啊。志向没树立,见识又短浅,想求得心灵的安定,就不那么容易得到了。现在已是正月了,这些天来,我常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全是鄙夫之见。在应酬时我往往在小处计较,小计较引起小不快,又没有时间加以调理,久而久之,就是引盗入室了啊!&rdo;
由此可见,曾国藩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他有斤斤计较的时候,有见识浅短的时候,有心浮气躁的时候,但他敢于面对自己心灵中最黑暗的部分,无情地加以拷问,并提出努力改正和提高的方向,由此立志,正是曾国藩的过人之处。
第二部分:明强人生第一自强之道(1)
◆原文
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统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仔细考察古人的工夫,其中成效特别明显的大约有四个方面:谨慎独处,则心胸安泰;端肃恭敬,则身体强健;追求仁义,则人们悦服;专守诚意,则神灵钦敬。慎独,就是说遏止私欲,连非常微小的方面也不放过,循理而行,时时刻刻都如此,内省而无愧,所以心里坦然。主敬,就是说外表整齐严肃,内心思虑静定专一,时时端恭庄严,所以身体强健。求仁,就是说从本体上讲,能保养心性,从运用上来说,有爱民惜物之胸怀,大公无私,所以人们悦服。思诚,就是说内心忠贞坚定,言语笃实无欺,以至诚与万物感应,所以神也钦服。如果真能达到上述四方面的修身功夫,这四种效验就自然而至。
在孔孟儒家传统中,有一种重要的、行之有效的修炼方法,称为慎独,即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像在大庭广众下一样有修养,如何做到慎独呢?首先就必须内省。内指的是心灵,省就是自我审思。认为人们只要注重自己对自己的审思,慢慢地就会心境清明,智慧越来越高,本领也越来越大。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根据儒家的观点,人是禀天命而生的,生下来之前,与整个宇宙自然是一个整体,生下来以后,就禀赋了宇宙自然的所有信息,只是因为受人性所产生的各种欲望的遮蔽,这些智慧隐而不显了。人如果能够向自身不断地找寻,慢慢地就会把后天的屏障剥除,还智慧以本来面目。
曾国藩以继承中华道统自居,也就很自然地继承了这种内省功夫,只是进一步加以发挥,提出了自己对这种功夫的理解。
◆原文
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慎独则心安。自我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的。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有恶,却不能真正尽力为善去恶,这就是自己欺骗自己。心里是否自欺,别人是不知道的,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大学》中&ldo;诚意&rdo;这一章节,两次说到慎独。如果真能做到喜欢善如同喜好美色,讨厌恶事如同讨厌恶臭一样,尽力去掉人欲而存天理,那么《大学》中所说的自慊,《中庸》中所说的戒慎恐惧,都能够切实地做到。曾子所说的问心无愧,孟子所说俯仰无愧于天地的境界,所谓养心没有比寡欲更好的办法,都是这些内容。所以,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人若没有一件内心感到羞愧的事,心里就会泰然,常常感到愉快、平和,这是人生自强的首要之道,寻乐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务。
第二部分:明强人生第一自强之道(2)
◆原文
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
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独知之地,慎之又慎。此圣经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自世儒以格致为外求,而专力于知善知恶,则慎独之旨晦。自世儒以独体为内照,而反昧乎即事、即理,则慎独之旨愈晦。要之明宜先乎诚,非格致则慎亦失当;心心丽于实,非事物则独将失守。此入德之方,不可不辨者也。
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帝国的正午 曾国藩家书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傲慢与偏见 历史散文集之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隐蔽的历史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卡耐基人际关系学 理智与情感 大唐惊变 诺桑觉寺 玉体横陈 曾国藩家训 大明朝的另类史 曾国藩全书·冰鉴 历史的人性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曼斯菲尔德庄园 亡天下:南明痛史 爱玛
李灿穿越成了天赋垃圾的废物,并且随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意外发现自己脑袋中有一个超级古武系统,可以学习许多武侠小说里的功法。首先修炼易筋经洗经伐髓,让自己天赋过人,洗刷掉废物的名头,再收点忠心的小弟传授点牛逼功法,闲暇时泡泡异界美女,偶尔偷香窃玉李灿的生活越来越美好。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凌波微步易筋经九阳神功这些传说中的功法也不再是梦想。本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完本保证,求推荐,求点击,再求点收藏。终于有了第一个推荐,我会好好码字,争取爆发的,大家可以帮我冲榜吗?推荐票大家有的话支持下小弟吧,推荐票少得可怜呢手里有多余的投给小弟吧!...
未婚夫和闺蜜的背叛,家族破产,在顾落最狼狈的时候,他从天而降来到她身边。这个跺一脚能让海城震三震的男人对她说嫁给我是你最好的选择。婚后,过的不如意的前男友回来找她,落落,我现在才发现我爱的是你,我知道你嫁给他是迫不得已,你婚后一定吃不好睡不好!落落我们和好吧!顾落看着他轻蔑一笑,就凭你?安衍懵了,不懂她什么意思。安先生,由奢入俭难,有秦二少这么温柔的老公,你就不够看了!...
淘宝爸爸,要吃的!小安一声巨嚷,系统闪亮登场。好的呢,已送达哦,亲有了淘宝爸爸,纵然穿越到了70年代,顾小安也是不缺吃不缺喝。拳打极品,脚踩白莲,就差一个暖床的了。淘宝爸爸,这样的小鲜肉给我来一打!顾小安对着某鲜肉照片直流口水。⊙o⊙…不行!只能吃我!某兵痞窥伺已久,冲上来,一把叼住顾小安。嗷呜一口,吞下去!...
豪门千金楚柠大小姐,被继母设计进了精神病院,出来后处处招人冷眼和嘲讽,是个草包废物。直到有一天,柠爷的马甲被一个个扒出来,各方大佬不淡定了,嘲笑过她的人慌了。黑客大佬N举世无双设计师肉骨白手神医天下第一首富神秘组织一把手更有三个表哥争相宠爱。众人再厉害又怎么样,还不是没人要。京城权财滔天的太子爷韩珩川,默默的掏出了小红本老婆快来认领。...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太祖之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大赦天下。文帝削藩,对较弱的藩王采取各种打压。而在文帝压迫之时,燕王朱棣聚将反抗,靖难之役就此打响。朝廷惊变,同时武林也风起云涌,神秘势力涌现江湖,各大门派莫名遭到袭击张昱凌霄二人志同道合,得知武林将有一场,腥风血雨后为了阻止这场武林劫难,经历了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惊天灭世的殊死较量意惹情牵的侠骨柔情...
一位古玩店的学徒,意外之中获得了鉴定系统,有了鉴定大千世界万物的能力。古玩捡漏,无所不能,最终由学徒成为一代大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