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鸿章旧照
李鸿章在未入曾幕之前,曾先后随团练大臣吕贤基及安徽巡抚福济,此二人既非戡乱之才,对于领兵作战更是缺乏经验,李鸿章在他们手下带兵及处幕,自然没有本领可学。曾国藩所以能在举世滔滔之中产生砥柱中流的作用,就是因为他能以子弟兵的方法训练湘军,使他们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而他自己所拟订的通告全局、十道分进、对太平军展开全面防堵围剿的战略方针又极为正确,因此方能使他在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掌握主动,着着进逼,终于使太平天国政权完全倾覆。假如曾国藩也像当时一班督抚大帅那样不能高瞻远瞩,那么,曾国藩不免也会像向荣、和春、胜保、福济等人一样碌碌无成,李鸿章也绝不能从曾国藩那里学到卓越的打仗要领。曾国藩死后,李鸿章作联挽之,说: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此联的上半,充分道出了李鸿章师从曾国藩而尽得其军事政治才能的事实。
另外,同治十年七月初三,曾国藩还在一折奏稿中,疏议大清每年选派十三四岁至二十岁的人三十名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留学,目的是使中国人能够掌握西方擅长的技术,之后就可以逐渐谋图自强。留学生去前要考试,在读期间不准加入外国籍,逗留国外,或者私自另谋职业,十五年后学成回国。学成后听候派用,委以重任。以二十年计算,约需库银一百二十万两。留学一事,虽是丁日昌动议,李鸿章也多次来信与曾国藩商议,但他们两人都不及曾国藩德高望重,所以真正促成留学一事的人应该说是曾国藩。
五、用才——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适用
【原文】
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牛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加如耜。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则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宜也。魏无知论陈平曰:“今有后生考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当战争之世,苟无益胜负之数,虽盛德亦无所用之。余生平好用忠实者流,今老矣,始知药之多不当于病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即使有好的药物,如果不对病症,还不如一般的药物有效;虽然有贤才,如果工作不适合他的特长,就不如普通人。质地好的木梁可以冲开城门,却不可用它去堵洞穴;强壮的水牛不可以去捕捉老鼠;也不可以用骏马去看守家门;用价值千金的宝剑来砍柴,不如斧子好用;三代的宝鼎,用它开垦荒田,还不如用犁。在一定的时间,面临一定的事情,普通人也可以发挥神奇的效果。不然,分辨不清,就将一事无成。因此说世上不害怕没有人才,怕的是用才的人不知道使用人才。魏无知在评论陈平时说:“现在他很懂得孝德,但不懂得打仗胜负的谋略,您怎么用他呢?”当国家处于战乱时,如果不是掌握胜负之数的人,虽然有大德,也是没有什么用的。我生平喜用忠实可靠的人,如今老了,才知道世上药物虽多,但大多不对病症。
【详解】
曾国藩认为,怕的不是世上没有人才,而是用才的人不能正确使用人才,此论确有振聋发聩之功用。从历史上来看,往往是那些善于发现人才、又善于运用人才的人最后取得了成功。关于这一方面的历史事实是很多很多的。
孟尝君用冯谖的例子在这方面特别具有典型性,历来对用才者很有启发。
起初,冯谖听说孟尝君好客,穿着草鞋来见他。孟尝君说:“先生远道而来,有什么来教示我?”冯谖说:“听说你爱好士人,我因为贫穷,所以归附于你。”孟尝君让他住在下等客人所住的传舍之中。十天后,孟尝君问传舍的舍长说:“客人做什么?”舍长回答:“冯先生很穷,只有一把剑,又是用草绳缠着剑把。他弹着他的剑歌唱说:‘长剑回去吧,吃饭时没有鱼。’”孟尝君把他迁到中等客人住的传舍,吃饭时有鱼。过了五天,又问传舍长。传舍长回答说:“这位客人又弹剑而歌唱说:‘长剑回去吧,出门时没有车乘。’”孟尝君把他迁移到上等客位的传舍,出入可以乘车,过了五天,孟尝君又问传舍长。传舍长回答说:“这位先生又曾经弹剑而歌唱说:‘长剑回去吧,没有办法养家。’”孟尝君听了不高兴。
过了一年,冯谖没有说什么。孟尝君当时在齐国任相,在薛邑受万户之封。他的食客有三千人,封邑的收入养不起那么多人。于是派人在薛邑放高利贷,但过了一年多,由于收成不好,借钱的人大多无法偿付利息,这样就将无法继续供养那么多的食客。孟尝君很担心,问左右的人:“谁可以帮我到薛邑收取借款?”传舍长说:“传舍的客人冯公从外表来看擅长辩论,而且又年长,没有别的特长,应该可以让他去收债。”孟尝君于是叫冯谖前来并请求说:“宾客们不知道我个人无德,前来我这里的有三千多人,封邑的收入养不起这么多的宾客,所以在薛地放了高利贷。薛地的年岁不好,许多人都不付利息。现在恐怕没法再供应宾客吃饭,希望先生前去追讨。”冯谖说:“好。”辞出到了薛邑,把从孟尝君那里借钱的人召到一起开会,得到利息十万钱。于是他买了许多酒,买来肥牛,召集那些借钱的人,能偿付利息的都来,不能偿付利息的也要来,都拿当初借钱的文书一一核对。大家一起集会,当天杀牛饮酒。在酒喝得正酣畅时,他拿出借钱的文书与以前一一核对,有能力还利息的,与他确定还息的日期;因为贫困而不能还息的,取出借钱的文书把它烧了。并说:“孟尝君所以供钱给大家,是为了你们当中没有钱的人能从事正当事情;所以要收取利息,是因为无法养那么多宾客。现在富有的人确定归还的日期,贫穷的人就烧掉借据算是把钱送给了他们。诸位请尽量多吃。有这么好的君主,难道可以背叛他吗!”在座的人都起来拜了两拜。
孟尝君听说冯谖烧掉了借据,愤怒地派人去召回冯谖。冯谖到了以后,孟尝君说:“我的食客有三千人,所以把钱借贷给薛邑的人。我的封邑收入少,而且百姓们还大多不按时交付利息,恐怕无法供应宾客吃饭,所以请先生去收债。听说先生收到钱后,就用钱买来许多牛和酒,并烧掉了借据,这是为什么?”冯谖说:“是这样的。因为不多准备牛和酒就不能把大家都聚集起来,这样就无法知道谁富裕谁贫穷。富裕的人,就与他确定归还的日期。贫穷的人,即使守着他催他十年,利息越来越多,如果追讨得急,他们就会用逃亡的办法来自己废除债务。如果催得急,而他们终究又无法偿还,这样,上面的人会认为你只重利益而不爱惜百姓,下面的人则会背离、抵抗上面的罪名,这不是激励士民、显扬你名声的办法。烧掉那些无用的借据,放弃不可能收回的债款,让薛邑的百姓亲近你并宣扬你的善名,你还怀疑什么呢!”孟尝君于是拍手向冯谖表示感谢。
齐王由于受秦国、楚国散布的毁谤的迷惑,认为孟尝君名声超过自己的君主而且在齐国专权,于是就罢免了孟尝君。宾客们看到孟尝君被罢免,就都离开了他。冯谖说:“借给我一辆车,让我可以进入秦国,一定会使你在国内受重视并且封邑更广,可以吗?”孟尝君于是准备了车子和钱币让冯谖去秦国。冯谖于是向西去对秦王说:“天下的游说之士驾车向西来到秦国,没有不想让秦国强大、齐国削弱的;他们驾着车向东进入齐国,没有不想让齐国强大而削弱秦国的。所以齐、秦好比是雌雄两个国家,其势不可能两个都是雄的。雄的国家就能得到天下。”秦王问他:“怎么才能使秦国不做雌的那个国家呢?”冯谖说:“大王你也知道齐国已经罢免了孟尝君吗?”秦王说:“听说了。”冯谖说:“使齐国威重天下的是孟尝君。现在齐王罢免了他,他心里一定怨恨,因此一定会背叛齐国。一旦孟尝君背弃齐国,进入秦国,那么齐国的国情、人事关系的内幕,都带到了秦国,这样,秦国就可以占有齐国的土地,岂只是称雄呢!你赶快派使者装着钱币偷偷地去迎接孟尝君,不可失掉时机。假如齐国觉悟了,再次起用孟尝君,则齐、秦两国谁雌谁雄还不能预知。”秦王十分高兴,就派出十辆车带着百镒黄金去迎接孟尝君。冯谖辞出,先秦国使者而行,到了齐国,劝齐王说:“天下游说之士驾车向东进入齐国,没有不想让齐国强大而让秦国削弱的,秦国和齐国,好比是雌雄两个国家。秦国强大则齐国削弱,两者必不可能同时称雄。现在我私下里听说秦国派遣使者乘着十辆车、装着百镒黄金来迎接孟尝君。孟尝君不西入秦国则已,一旦他西入秦国担任秦相那么天下就归属秦国,秦国称雄而齐国为雌,那么齐国的临淄、即墨就很危险了。大王为什么不在秦国使者未到之前,就恢复孟尝君的相位,增加他的封邑并向他致歉呢?孟尝君一定会高兴地接受。秦国虽然是强国,难道可以请走别国的宰相并派人前来迎接吗!挫败秦国的计谋,而且断绝它称霸强国的方略。”齐王说:“对。”于是派人到国境迎接秦国的使者。秦国使者的车辆刚进入齐国的国境,齐国的使者就回来告诉了齐王。齐王召回孟尝君,恢复了他的相位,并且归还他原来的封邑,又增加了一千户的封地。秦国的使者听说孟尝君已在齐国恢复相位,掉转车头就回去了。
自从齐王罢免了孟尝君,他的宾客都离他而去。后来孟尝君被召回,恢复了相位,冯谖去迎接他。还未到国都时,孟尝君长叹说:“我常常好客,遇见宾客不敢有错失,因此有食客三千多人,这先生是知道的。宾客们一见我被罢免,就都背弃而去,没有人再来过问。现在依靠先生而得以恢复相位,这些宾客们还有什么面目再来见我?他们中如有人再来见我,我一定要用唾沫吐他的脸并大大地折辱他。”冯谖停马下来而拜,孟尝君下车把他扶起,说:“先生是为宾客们向我致歉吗?”冯谖说:“不是为宾客们致歉,而是因为你的话有错失,万物有必然的归宿,事情有本应如此的道理,你知道吗?”孟尝君说:“我不知你说的是什么。”冯谖说:“有生必有死,这是万物的必然归宿;富贵了就有很多人士与你结交,贫贱了朋友就很少,这就是事情本应如此的道理,你独独不见那些赶集的人吗?天刚亮时,人们肩挨着肩,抢门而入;等到日落以后,经过集市的人会甩着胳膊,不去看它一眼。这不是他们喜欢早晨而讨厌夜晚,而是因为他们期望的东西已经不在里面。现在你失去相位,宾客们都离开了,这不值得你去怨恨他们而徒然断绝了宾客们的归路。希望你像以前一样对待宾客。”孟尝君拜了两次说:“恭敬地听从你的劝告。听了先生的话,敢不遵奉你的教导吗?”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例子是,孟尝君讨厌家中一位门客,想逐走他。鲁仲连对孟尝君说:“猿猴离开了树木而到了水中,就不如鱼鳖;经历险阻攀登高峰,千里马就不如狐狸。曹沫奋力举起三尺宝剑,全军不能抵挡;假使曹沫放下三尺宝剑,而使用农具与农夫同处田野里,就不如农夫。所以事物舍弃它的长处而使用它的短处,圣贤唐尧也有做不到的。现在差遣人而他不胜任,就说他无用,教诲人而他做不到,就说他笨拙。笨拙就驱逐,无用就抛弃,使人有被抛弃被驱逐的厄运,不和他相处,这些人以后就会回来报复,这难道不是世上应记取的最重要的教训吗?”孟尝君说:“说得好。”于是就不再驱逐那位门客了。
六、德才——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
【原文】
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譬之于水,德在润下,才即其载物溉田之用;譬之于木,德在曲直,才即其舟楫栋梁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世人多不甘以愚人自居,故自命每愿为有才者;世人多不欲与小人为缘,故观人每好取有德者。大较然也。二者既不可兼,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自修之方,观人之术,皆以此为衡可矣。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我认为德与才,两者不可有偏颇。用水来比喻,它的品德是润下,它的才就是浮载物品、灌溉田地;用木头来比喻,曲直是它的品德,作为舟楫和栋梁之用就是它的才。如果德是水的根源,那么才就是水的波澜;如果德是树木的根,才就是树木的枝叶。一个人有德而无才,就与愚笨之人相近;一个人有才而没有德,则与小人一样。世上的人大多不愿承认自己愚笨,所以常常自称愿意成为有才的人;世上的人大多不希望自己成为小人,所以常常以德取人。大致情况就是如此。既然两者不可兼得,那么与其没有品德而归于小人,还不如没有才能而归为愚人。自我修养的方法,识人的办法,都可以此来衡量。
【原文】
大抵人材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官气较多者,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事无惊世骇俗之象,言语无妨此碍彼之弊。其失也,奄奄无气,乃遇一事,但凭书办家人之口说出,凭文书写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体验一番。乡气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样,行事则知己不知人,言语则顾前不顾后。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议先腾,两者之失,厥咎惟均。
人非大贤,亦断难出此两失之外。吾欲以“劳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气而姑用乡气之人。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者。赵广汉好用新进少年,刘晏好用士人理财,窃愿师之。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人才大体上说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官气较多的人,喜欢讲资格,摆架子。这种人办事不求惊世骇俗的现象,说话也不出格,不会有什么弊病。不足之处是太没有朝气。遇到一事,只让身边亲近的人传递自己的意思,或者写在书信中,不能做到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其是不能苦下工夫,亲自去实际体察一番。乡气多的人,好表现自己的才能,喜欢出新花样,做事时光考虑自己,不顾别人,说话时只知顾前而不顾后。其缺陷是一事还没办成,就引起大家的非议。因此官气较多与乡气较多这两种人的不足之处都差不多。
若不是非常贤德的人,也很难避免这两种短处。我打算用“劳苦忍辱”四个字教人,所以暂时戒除官气较多之人而用乡气较多之人。必用遇事亲自体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的人。赵广汉喜欢用刚提拔起来的年轻人,刘晏喜欢用读书人来理财,我愿意向他们学习。
【详解】
吴起像
关于人才的德与才的关系,历代都有争论。人们当然希望一个人德才兼备,但当两者不可得兼时,又该怎么办呢?曹操采取的办法是以才为主,以德为次。他说:“古时候的伊挚,传说出身低贱,管仲曾是齐桓公的政敌,但国君都重用他们使国家兴盛起来。萧何、曹参是县吏出身,韩信、陈平曾有不好的名声,被人嘲笑过。他们终于能成就大业,扬名千古。吴起为了当大将,杀掉妻子来取得国君的信任,还散尽家产求官做,母亲死了也不回来。然而,他在魏国做官时,秦人不敢向东侵犯;在楚国任相时,三晋不敢向南图谋。我想现在天下不会没有品德很高的人埋没在民间,还有果敢勇猛、奋不顾身、迎敌死战以及被人看不起的小官小吏却有奇异才能的,或者可以胜任大将郡守的人;对负有不好名声,行为被人嘲笑的,或者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本领的,这样的人,你们各自所知道的都要推荐给我,不能有所遗漏。”曹操的《求贤令》中就是这么写的:自古以来,开国和复兴的君主,哪有得不到有才德的人和他们共同治理国家的呢?至于他们得到的人才,却往往不出小的街巷之外,难道是侥幸遇到的吗?这不过是上边的人不去寻求罢了。如今天下还没有安定,正是寻求人才的紧迫时刻。孟公绰做赵、魏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他却没有能去担任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如果必须是所谓的“廉士”才能得到任用,那么,齐桓公怎么能(任用管仲)称霸于世呢?现在,社会上有没有穿布衣而怀藏着宝玉,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边钓鱼呢?又有没有像陈平那样蒙受“盗嫂受金”的恶名、还没有遇到魏无知那样了解他的人呢?你们大家要帮助我发现、选择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上来,使我能任用他们。
宋朝的刘挚则认为有德无才的人要比有才无德的人好,他说:“人才难得,能力大小不一。本性忠诚老实,而才能见识有余的为上等;才能见识不足,而忠诚老实有余的次之;有才能而不可靠,可以用来办成事的再次之;心怀邪念而观望,随时势变化而变化的是小人,绝不能任用。”
而元朝的廉希宪,也是把德看得比才重要。廉希宪在元世祖时官任中书平章政事。有一次,南宋降将、中书左丞刘整前来拜访,廉希宪十分冷淡,竟然没有让他坐下。刘整离去后,有一位南宋的书生,衣衫褴褛,拿着自己写的诗求见。廉希宪听说后,马上将他请到里面,请他坐下交谈,两人天文地理、经史子集、海阔天空地聊了半天。廉希宪还十分关心这位书生,对他就像对待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书生走后,廉希宪的弟弟问他:“刘整身居高官,兄长却对他十分简薄;书生乃一介寒士,兄长却对他优礼相待。您为什么这么做呢?”廉希宪回答说:“这就不是你所知道的了。身为朝廷大臣,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刘整虽尊贵,却是背国叛主之人;而那名书生有什么罪过该囚羁他呢?我朝是从沙漠中崛起的,我如果对待儒者文人不事尊敬,那儒术势必便会衰息下去,这便会影响到国家的统治了。”
位面三国争霸 李俊峰 中年了不能玩游戏吗 拿破仑传(全新升级版) 财智在线,萧爷总是夸夸妻谈 万古最强龙婿 全面崛起 全球进入异世界 平凡不平凡的世界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 神级龙珠系统 诗经全集 刘寅传 太平里的广记 空军武器大百科 八方云动 修罗战神在都市 明代社会生活史 中国皇帝全传 围术期液体管理核心问题解析
重活一回,睁开双眼看世界。上一世的兵王,这一世的战尊。灵海中的至尊宝树,带着叶枫,一路踏上巅峰之路。...
他,不仅是西北战神,也是战神之父!征战边陲,浴血沙场,三军总教官韩征,带着至高荣誉和权势回归,只为弥补四年前的遗憾!...
回归都市,被美女坑去做保安,莫名其妙成了美女的男朋友,偶遇女警,暧昧女总裁,还有隔壁小妹妹找上门,美妙的生活,好幸福...
面对卧病在床的父亲,秦天甘愿入赘三年!三年期满,妻子突然说要跟我同床helliphellip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秦天李欣然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秦天李欣然最新章节秦天李欣然无弹窗秦天李欣然全文阅读...
世间多异事,全因有心人。公元2050年,一个被囚禁于精神病院的年轻男子,意外来到了一个有着各种能力者的陌生世界。当他因为身份不得不踏上逃婚之路时,会经历怎样的洗礼?诡异的玩偶姐妹,多变的十绝魔女,对立的长耳公主,绝美的订婚对象血腥的星轨列车,魔幻的能力高校,残酷的异常审判所,艰难的伟大七国之行世界风云激荡,且看白解如何选择,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