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原文】
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安可过于安逸偷惰,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又常常登山,亦可以练习筋骸。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生逢乱世,居家之道,不要有多余的钱财,钱财多则终究会带来祸患,又不能过于安逸懒惰,如果从新屋到老屋,一定要走着去,不要坐轿骑马,又要常常去爬山,也可以锻炼筋骨。官宦人家,如果不积聚钱财,就会让子女们觉得没有什么可依靠的,一天不勤劳,就会有饥寒之患,这样,子女就会渐渐懂得勤劳,知道通过什么办法自立了。
【详解】
知足常乐,这是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常识。可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都是贪得无厌者多,知足不求者少。曾国藩深知贪得之弊,所以一力倡导知足。在他看来,只有知足,对现在处境感到满足,不去苛求什么,才可以避免无妄之灾。
中国传统之所以倡导知足,是因为中国哲人认为,如果保持幸福的状态,远比去谋求幸福更为重要。所以他们总是小心谨慎地保护着他们所得到的幸福。于是,他们就为我们留下了例如“知足者常乐”、“知足不辱”,“有福者莫享尽”之类的话,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如何珍惜得到的幸福,而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宗旨,就是凡事不可发挥到尽头,适可而止。
曾国藩一生自奉清俭,所以在名声钱财问题上看得很开,常常告诫家人,对之不应过分追求,因此,在子弟没有做官时,曾国藩又常常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权位和富贵,他对那位有几分傲气又有几分贪财的九弟的反复开导,最为突出。同治元年五月,湘军既得安庆,正包围金陵,他警告两个弟弟说:“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此余所深信,而弟宜默默体验者也。”金陵即将攻破之时,他又告诫两个弟弟说:“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子仪)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他害怕功败垂成,勉励弟弟须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又怕成大功大名时,飞来无名横祸,勉励弟弟须有临深履薄的畏惧之情。同时,他时时刻刻地考虑后路,写信给在乡间的澄侯,嘱咐他“莫买田产,莫管公事,吾所嘱者,二语而已,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牢记此二语也。”及至金陵攻克,兄弟封侯伯之后,他又多次写信给颇有抑郁之气的九弟,劝他“功成身退,愈急愈好”。还特地在曾国荃四十一岁生日时,作寿诗十三首相赠。其一云:
已寿斯民复寿身,拂衣归钓五湖春。丹诚磨炼堪千劫,不借良金更铸人。
这依然是教他要兢兢业业,临深履薄,看透“万事浮云过太虚”的现实,放眼未来,经过千磨万炼,将自己再铸金人。对待做官如此,对待钱财,曾国藩也反复教育子弟不要贪,认为“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究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这两点都是被自古以来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所以,他告诫儿子说:“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为什么事小而关系颇大呢?因为,“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钱多则易骄,则易奢,则易淫逸,则易放荡,最后必然导致家败名裂,昔祖父在时,每讥人家好积私财者为将败之征。所以,曾国藩如《朱子格言》所说“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一样,反对家中积钱,反对买田起屋,他说:“银钱、买田最易长骄逸气,我家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弟弟要在老家黄金堂买田起屋,他却写信告诉他们说,这也是“重余之罪戾,则寸心大为不安,不特生前做人不安,即死后做鬼也是不安,去年沅弟起屋太大,余至今以为隐虑”。那么,自家有了钱有了物,如何办?他认为,须多多积善修德,赈济穷困,“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朱子格言》)。他捐钱买义田,救济同姓同里的贫穷者,还经常接济穷亲戚。道光二十四年,他俸银尚不多,却写信给六弟和九弟说:你们的“岳家皆孤儿寡妇,槁饿无策。我家不拯之,则孰拯之者?我家少八两,贤弟试设身处地而知其如救水火也。有钱人家,花那么点钱,如流水,如粪土,无所谓,而无钱人家得那么点钱,未必遂为债户逼取,渠得八两,则举室回春”。所以遇事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曾国藩“仁者爱人”儒家思想的具体化。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件事是,曾国藩自己不求财,却对别人尤其是九弟曾国荃掠夺财富的行为加以包庇和纵容,这实在让人费解。金陵攻破后,湘军在金陵城内,“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悉数归于湘军,而金陵遂永穷矣”。曾国荃是这一滔天罪行的魁首。他于金陵攻陷的当天就进了城,与他同时进城的赵烈文见各军入城后疯狂掠夺,肆意烧杀,一片混乱,“惟恐事中变,劝中丞(指曾国荃)再出镇压。中丞时乏甚,闻言意颇忤,张目曰:‘君欲余何往?’余曰:‘闻缺口甚大,恐当亲往堵御。’中丞摇首不答。”这说明曾国荃是有意纵容的。第二天,赵烈文拟出四条禁令,中有“止杀”一条,国荃坚不同意。至第七天,曾国荃虽然张贴了告示,但诸将均相应不理,“惟知掠夺,绝不奉行”,曾国荃一律听之。他本人不仅有部下来“孝敬”,“获资数千万”,“悉辇于家”,而且席卷了太平天国的金库。这年七月十一日,清廷下令追查天京贮金的下落,是言之有据的。赵烈文对于曾国荃等人的贪婪是愤愤不平的。后来,他旁敲侧击对曾国藩说:“沅帅坐左右之人累之耳!其实子女玉帛,无所取也。各员弁,自文案员至外差诸人,则人置理簏,有得即开簏藏纳,客至则倾身障之,丑态可掬。”曾国藩说:“吾弟所获无几,而老饕之名遍天下,亦太冤矣!”倒是他的满女曾纪芬说得坦率:“忠襄公(曾国荃)每克一名城,奏一凯战,必请假还家一次,颇以求田问舍自晦。”这不正是活生生的老饕形象吗?曾国藩自己也在信中说:“沅弟昔年于银钱取与之际不甚斟酌,朋辈之讥议菲薄,其根实在于此。”话虽说得极委婉,但“取与之际不甚斟酌”,却是事实,只是曾国藩在公开的场合不便如此说,只能在家中这般窃窃私语。
此事虽然令人费解,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曾国藩之所以提倡知足,只是怕不知足会遭来灾祸。
十三、仁爱——人能求仁,则万物同春
【原文】
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人孰不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后世论求仁者,莫精于张子之西铭,彼其视民胞物与,宏济群伦,皆事天者性分当然之事。必如此,乃可谓之人,不如此,则曰悖德,曰贼。诚如其说,则虽尽立天下之人,尽达天下之人,而曾无善劳之足言,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如果追求仁,人们就会感到愉快。大凡人的出生,都是禀赋天地之理而成性,得到天地之气而成形体。我与百姓及世间万物,从根本上说是同出一源,如果只知道爱惜自己而不知道为百姓万物着想,那么,就违背了这同一的根本。至于做大官,享受优厚的俸禄,高居于百姓之上,则有拯救百姓于痛苦之中的职责。读圣贤的书,学习古人,粗略知道其中的大义,要有启蒙还不知大义的人的责任。如果只知道自我完善,而不知道教养百姓,就大大地辜负了上天厚待我的本心。
张载像
儒门教人,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人们要追求仁,而其中最急切的,就是自己若想成就事业,首先就要帮助别人成就事业,自己要想显达,首先就要帮助别人显达这几句话。已经成就事业的人对自己能否成功是不用担心的,如同富人东西本来就很富裕,并不需要去向别人借;已显达的人,继续显达的途径很多,好比是身份尊贵的人,登高一呼,四面响应的人就很多。人哪有不想自己成就事业让自己显达的呢?如果能够推己及人,让别人也能成就事业,能够显达,那么,就像万物同春一样美满了。后世谈论追求仁的人,没有超过张载《西铭》的,他认为推仁于百姓与世间万物,广济天下苍生,都是敬事上天的人理所应当的事。只有这样做,才算是人,否则就违背了做人的准则,只能算贼。如果人们真的如张载所说的那样,那么使天下的人都成就事业,都能够显达,自己却会任劳任怨,还有谁能不心悦诚服地拥戴他呢?
【原文】
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仁者,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是也。待弁勇如待子弟,常有望其成立,望其发达之心,则人知恩矣。礼者,所谓无众寡,无大小,无欺慢,泰而不骄也,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威而不猛也。持之以敬,临之以庄,无形无声之际,常有凛然难犯之象,则人知威矣。守斯二者,虽蛮陌之邦可行,又何兵勇之不可治哉?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带兵之道,用施恩的方法不如用仁的方法,用立威的方法不如用礼的方法。仁就是自己要想建立的就让别人也建立,自己想要发达的,就让别人也发达。对待部下,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子弟一样,一心希望他们能够发达,能够建功立业,这样,他们就知道感恩戴德了。礼就是无论人多人少,无论是大还是小,不敢有所怠慢,安泰但不骄横;衣冠整齐,举止严肃,令人望而生畏,威严但不凶暴。做事恭谨有礼,对待部下庄重,在不知不觉之中,常常保持凛然难犯的样子,这样,部属就感觉到你的威严了。如果能够做到这两条,即使蛮夷之国都可以畅行,还会有什么军队不能治理好呢!
【原文】
吾辈带兵,如父兄之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之因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个个学习,人人成才,则兵勇感恩,兵勇之父母亦感恩矣。
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毋视为要结粉饰之文。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我们带兵,就像父亲带儿子、兄长带弟弟一样,没有钱财,没有得到保举,都是小事,千万不能纵容他们因扰乱百姓而坏了品性,因为嫖娼、赌博、吸食大烟而损坏了身体。如果他们个个好学向上,人人都成了才,那么,不仅他们自己感恩戴德,他们的父母也会感恩不尽。
爱护百姓是治兵的第一关键,必须天天三令五申,看作是军队的生命和根本,而不可将它看作是一种表面好看的文饰。
【详解】
孔子说:“仁者爱人。”仁也就是爱的意思,曾国藩强调仁爱,这也是《挺经》中必不可少的,因为你只有有了爱人之心,别人才有可能爱你、助你,使你实现自己的理想。
曾国藩作为一介书生,最终走上带兵打仗之路,所以很自然地就选择传统的以仁爱带兵这一方法,而且事实也证明他的这一方法是极为成功的。曾国藩在戎马倥偬中,极为重视爱民,声称“用兵之道,以保民为第一义”,又自号其家曰八本堂,八本之一是“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他作《劝诫州县》说:“惟农夫则无一人不苦,无一处不苦。农夫受苦太久,则必荒田不耕;军无粮,则必扰民;民无粮,则必从贼;贼无粮,则必变流贼,而大乱无了日矣!”所以,必须“重农以厚生”,又作《劝诫营官》说:“所恶乎贼匪者,以其淫掳焚杀,扰民害民也。所贵乎官兵者,以其救民安居也。若官兵扰害百姓,则与匪无殊矣。”所以,必须“禁骚扰以安民”。甚至在咸丰八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他还于十一月初六在建昌前线作《爱民歌》,共八十句,给湘勇制定了不许扰民害民的规矩。
财智在线,萧爷总是夸夸妻谈 万古最强龙婿 全球进入异世界 诗经全集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 拿破仑传(全新升级版) 全面崛起 神级龙珠系统 中年了不能玩游戏吗 围术期液体管理核心问题解析 修罗战神在都市 平凡不平凡的世界 空军武器大百科 太平里的广记 位面三国争霸 中国皇帝全传 李俊峰 八方云动 明代社会生活史 刘寅传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柒木木的经典小说宠妻成瘾总裁夫人有点燃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契约宠妻腹黑甜宠乔依依只把陆陌离当成索取工作资源的大老板。她摇旗呐喊我为老板挡桃花!我为老板冲锋陷阵!我为老板上可斗极品伯母,下可战究级绿茶!陆陌离却临时反悔想要资源,只冲锋陷阵可不行。乔依依一脸好奇老板你想咋的?陆陌离大手一摊,故作认真至少要先生几个孩子,好好犒劳一下你的老板。乔依依欲哭无泪我可以辞离职婚吗陆陌离双眸紧眯,声色坚定不可以!...
修修道,炼炼气,踩踩官二代富二代,拳打岛国人米国佬,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镇压古武者修真士,这就是低调霸气的小道士张风的真实想法!私生子逆袭,张风又有着怎样的离奇身世?明星,警花,校花,世家小姐,美女修真者,美女杀手都围绕而来看张风如何玩转都市!本站为书迷更新妖孽道士最新章节,查看孤情所撰都市言情妖孽道士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战,战,战!无休止的战争中,秦人为大周朝流尽鲜血,惊天的阴谋,让秦人面临灭顶之灾,秦川来了,在愚忠和反抗当中,秦川选择了后者,他对秦人说,秦人的血,只会为秦人而流。逐鹿中原,争霸世界,且看秦川怎样造就出一个霸绝天下的大秦!...
现实世界的穷小子烂屌丝,在一系列悲催悲催再悲催的情况下,穿越到了当时被称为极北苦寒之地的辽东。本想过着平凡的生活,却被这乱世所迫,无奈提三尺长剑,护卫自己心爱之人。本书是小人物的天下!看猪脚是怎样带着一群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之人,打败那些猛将,雄主!大汉辽王,占辽东,平幽州,败袁绍,杀曹操,霸中原,威震华夏...
被扫地出门,百般羞辱。王者归来,誓要血债血偿,把敌人踩死在脚下!...
木羡鱼穿越了,堂堂神医居然穿越成了一个无盐丑女!这便罢了,她的相公季临渊是个傻子?瞅着小傻子天天被人欺负,垂涎小傻子美色的木羡鱼不干了。她要斗恶人,发大财,改变形象带着美人小傻子走上人生巅峰!岂料,傻子竟然不傻了,身份还不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