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一个人无论要学仙,或学佛,研究道术或佛学,首先要有一个认识,他们的修养与方法,都富于高深的学理。他们的修养效验,都是从这种极深厚的学理而建立其方法的基础。而且因人而施,对症下药,只有活用的指导,并无呆板的妙术。尤其是道家,它与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心性修养、伦理道德等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结合,走入哲学形而上的最高境界。如果对于道理没有通达,凭一点旁门小术,或炼呼吸,或守窍(守眉心、丹田、中宫、海底等等),认为就是无上秘诀,那是非常可笑的事。事实上,这些方法,都是为了集中注意力,注意生理机能的一部分,使它发生本能的活力,只是一种精神的自我治疗,与自然物理作用的原理,刺激生理本能活动的方法而已,并非神仙丹诀,尽在其中矣。况且修炼的人,既未达到老子的清心寡欲至于清静无为的境界,以世间有所得的功利思想,要求成为长生不死之神仙的欲望,正如汲黯对汉武帝所说的话:&ldo;内多欲而外施仁义&rdo;,同是心理不健全的毛病。因此,在修炼这种丹法的过程中,或因生理的变化,而引起心理的错觉与幻觉,或因心理的幻觉而引起生理的变态。至于神经失常,精神分裂,通俗所谓的入魔情形,便由此原因而来。其实,魔从心造,妖由人兴,都是庸人自扰的事。清代诗人舒位,有感于吕纯阳的诗说:&ldo;由来富贵原如梦,未有神仙不读书。&rdo;正可引用为这个道理的注释。
(3)因为伍柳派的丹法,极力注重炼精的作用。而且是专以生殖器官的精虫为丹药的主要成分,于是便有捏穴撮精,类似乎淫行为,或爻而不泻等房术,入于此道之中。讲究男女双修,行容成素女之术的,也谓之炼精化气,种种名目,各立门户,都以伍柳派为依归,为求祛病延年、长生不老而成病,炼精气而发狂的,所在都有。
(4)黄老之道,以谦抑自处与淑世为主旨,以清静虚无,无求无欲为道德。魏伯阳以下的丹法,以&ldo;洗心退藏于密&rdo;为至理,以持盈保泰,葆光养真为妙用。但是明、清以及现在以修炼伍柳派丹道入手者,大体都走入骄狂、狭厌、神秘、愚昧无知的范围,充分暴露中国文化反面的丑陋面目,实在非常可叹。
这一派流行的丹法,首先的歧途,便是妄认精虫血液的作用,错以为是道家所说精神的精,这是最基本的错误。一般人由坐入手,固然多多少少都有些生理的反应,觉得身上气脉的流通与部分肌肉的跳动,便当作是丹法的效验,认为自己已经打通任督或奇经八脉。事实上,这些都是在静态的心理状况中,所应有发生生理反应的现象,一点没有什么稀奇,只是证明静态修养的初步效力而已。其实,督脉,是脊髓神经、中枢系统的作用。任脉,是自律神经系统的作用。精,是肾脏腺与性器官部分的内分泌作用。牵池神水,是脑下垂体和淋巴腺部分,内分泌作用。如果稍有现代生理医学的常识,具备心理、哲学的修养,融会了许多科学的理论与实验,便可知道这是很平常的一种健康养生方法,而且都是由于精神与心理融合的作用,并非是什么正统丹道神仙的秘密。固然在现代的医学上,也有些学派正在研究性荷尔蒙、血清与返老还童的关系。但是,那还是医学科学上试验中的理想,等于种脑下垂体,种胞衣,注射各种荷尔蒙一样,还是停留在两千多年前&ldo;方士&rdo;们追求生命长存的思想范围,只是所用的理论名辞,与所有药物和方法,大有不同而已。由此可见,人类的智慧,永远还很年轻,这是人类文化史上另一个重大的问题。
总之,道家所提出的精、气、神,以科学的观点,从人类生命的身心来讲,属于形态机能的眼、耳、心精神作用。神的表现与应用,便是目光视力的功能。气的表现与应用,便是耳的听觉的功能。精的表现与应用,便是心的运思与身的本能活力。如果从天人一体的物理功能来讲,神、气、精三种便是光、热、力的作用。从哲学的理念来讲,道家所谓的神,便是相近于佛学所谓的性,道家所谓的精,便是相近于佛家所谓的心。所以,唐代翻译佛经的《楞严经》,便有&ldo;心精圆明&rdo;等辞句。至于精液的精,乃是心理欲望的刺激,引发性腺内分泌与心脏血液循环的作用而已。正如道家广成子所言:&ldo;情动乎中,必摇其精&rdo;,便也是这个道理。道家所谓的气,便是相近于佛家所谓的息(呼吸),是属于后天生命形身的作用而已,借用物理世界的现象做譬喻。神,比如太阳的光能,它给予世界万有生命的能量。气,比如太阳光能辐射到地球所发出的蒸气。精,比如太阳赋与万物光能,而产生化合作用物质的成果。但是要注意,这种说法,因为无法可以详细说明精、气、神情形,所以我把它借用来做譬喻。譬喻的本身,只限于类比而已,并非就是原物的原样。在周、秦时代道家的修炼,是从养神入手,即已概括了精、气、神的作用。秦、汉以后道家的方法,注重养气,虽然与养神论者略有变动,但已从形而上的作用,走入形而下的境界。宋、元以后的炼精,更等而下之,完全堕入后天形质观念的术中。关于形与神的道理,牵涉太广,也是另一专题,暂时恕不多讲了。
此外,附带地说明一下静坐与密宗以及瑜伽的关系。静坐,俗名叫做盘膝打坐,是自汉、魏以后,从印度佛教传入修习禅定的方法,是锻炼形态,收摄身心,使其走入静定境界的一种方便。这种盘膝静坐的方法,原始便是印度古老瑜伽术的一种姿态,并非佛法的究竟,也非就是道家修炼神仙内丹道法的究竟,只是可以通用于一切修养身心性命的姿态与方法而已。在道家而言,唐、宋以上的丹经,很少讨论到静坐的关系。但是,静坐是一种助道的法门,是普通可用的一种良好的修养术,那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把静坐就与神仙修道或佛学禅宗的禅混为一谈,那是错误的。至于宋、元以后,佛教由西藏传来的密宗,也和道家一样,注重气脉的修炼与达到乐、明、无念的证验功夫,本来也是佛学讲究修养的一种最好方法,由形而下求证形而上的实际功夫。但到了明、清以后,也和道家的丹法一样,大体已经走入注重形质功效的范围,只注重气脉的修炼,比起原始的妙密,便是由升华而变为下堕的趋势。瑜伽术的最高成就的价值,仅等于道家导引养生派的内功修炼,更不是至高无上的法门。因为一般研究丹道的人,往往把静坐、密宗、瑜伽术几种世界上类同的修养术,混杂交错而不明究竟,在此顺理略一提及,以供研究者的注意。无论学仙学佛,讲到养生全真之道,都以清心寡欲入手,而至于寂灭无为为究竟,正如道教的《清静经》所说&ldo;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rdo;
可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生,正如孔子所说&ldo;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rdo;告子也说:&ldo;食色性也。&rdo;人们对于色欲与饮食的追求,与贪图富贵功名的享受并重,要想作到&ldo;离情弃欲,所以绝累&rdo;,在一般的人是不可能的事。我记得在一本笔记小说上看到一则故事说:明代一位巨公,听到一位修道的人,已有九十多岁,望之只像四十几岁的中年人,便请他来,问修长生不老的道术。这个道人说:我一生不近女色。这位巨公听了,便说:&ldo;那有什么意思,我不要学了。&rdo;这个故事便是代表了一般人的心理,所以古今多少名士,作了许多反游仙的诗,如&ldo;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rdo;!以及&ldo;妾夫真薄命,不幸做神仙&rdo;。都是普通心理的反应,这与&ldo;辜负香衾事早朝&rdo;,同样都是注重男女饮食,便是人生真谛的思想,如出一辙。但是,相反地说,仙佛之道,的确也非易事,丹道家对于修炼神仙方术的人选,非常注重生理上的先天秉赋。所谓&ldo;此身无有神仙骨,纵逼真仙莫浪求&rdo;。唐代名臣李泌,生有自来,骨节珊然,但懒残禅师只许他有十年太平宰相的骨相。麻衣道者谓钱若水:&ldo;子无仙骨,但可贵为公卿耳!&rdo;杜甫诗:&ldo;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rdo;。这正如佛家所说&ldo;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rdo;,是同样的隽语。总之,静坐,是对身心有益的修养方法,如果认为静坐便是学道,那须另当别论了。
笨狗 如何修证佛法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论语别裁 我爱吃肉肉 温故而知新 我说参同契 唯识与中观 历史的经验 严拓 孟子旁通 易经杂说 修车沦陷 烈狗 一树海棠压梨花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猫犬系男子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小崽崽他超行的 何如
一顿野山菌火锅,沐云清成了异时空的王府小姐,父母早亡哥哥失踪奶奶中风,她被迫开始宅斗宫斗。对手手段太低级,她斗的很无聊,一日终是受不了了,跑到了蜈蚣山决定占山为王,劫富济贫,逍遥快活。可谁知第一次吃大户,竟是被燕王李怀瑾给缠上了。山顶上,沐云清一身红衣掐着腰,一脸怒容李怀瑾,我最后一次警告你,我此生只想占山为王与山为伴,王妃王后的我不稀罕!在战场上煞神一般的燕王李怀瑾此时白衣飘飘站在下面,笑的那个宠溺清清,你怎么知道我还有个别名叫山?沐云清气结你滚!...
...
五年前,初登天神门门主的韩阳,寻亲被伏击,为了疗伤和躲避追杀,被迫入赘,一年后神秘失踪。四年后的韩阳强势回归,誓要收回失去的,和搁置的一切...
拍什么拍?没看见心情正不好着吗?什么?你是记者?记者了不起啊?都说了别拍了!你问我穿越有什么感想?这么给你说吧,要是让我知道是那个王八羔子把我整穿越了的,老子非要一锤子敲碎他的天灵盖!诶,等等,你怎么知道我是穿越者的?莫非你就是那元凶?咦,你为什么要后退?难道心虚了?哼,果然你就是元凶!给我站住,我打记者,卒。摄影师。卒...
夜靖城他是她迷失时的邂逅,生命中的纠缠,但她说轨迹不同的两颗星相遇也是擦肩而过,脚步不同,不做无谓的追逐。花无月她是他的天使,却最终没能拯救他的灵魂,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堕入黑暗,他说下辈子我要第一个遇见你,你只做我一个人的天使。雷震天不打不相识的两个人,也算一对欢喜冤家,他说如果我的爱对你来说是束缚,我愿松开些,但绝不放手,...
杨逸的强悍人生李清照的婉约芳华苏轼的豪放与阴暗康国长公主的刁蛮与痴情章惇的黑白分明司马光的媚外内厉蔡京的忠与奸奸臣与君子的碰撞席卷大宋的政治风暴点击推荐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