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篇二(第8页)

这道朱批,使曾国藩有恃无恐。他在《与各州县书》中,公开指责以往的地方官镇压不力,“明明知之,而不敢严办”,因为他们“搜其巢穴,有拒捕之忧;畏其伙党,有报复之惧;上宪勘转,有文书之烦;解犯往来,有需索之费”。在给友人的信中,他的指责更加锋利:“三四十年来一种风气,凡凶顽丑类,概优容而侍以不死,自谓宽厚载福,而不知万事堕坏于冥昧之中,浸溃以酿今日之流寇,岂复可暗弱宽纵,又令鼠子蜂起?”不能“宽厚载福”,不能“暗弱宽纵”,曾国藩的屠刀已是呼之欲出了。他一再向友朋和僚属表示:他决心“自别于畏死者之徒”,大干一场,“师武健严酷之为,以力振疲荼懦忍之风”,“即吾身得武健严酷之名,或有损于阴骘慈祥之说,亦不敢辞已”。

他致书湖南各州、县绅耆,示谕办好团练,对于“素行不法,惯为猾贼,造谣惑众者告之团长、族长,共同处罚,轻则置以家刑,重则置之死地!其有逃兵、逃勇,经过乡里劫掠扰乱者,格杀勿论!其有匪徒痞根,聚众滋事,持械抄抢者,格杀勿论!……”在私人信件中,这样的“指令”也是连篇累牍,如,“闻下游逃兵逃勇纷纷南来,省中当严兵以待,不使其入城乃善,其尤桀悍者,当斩一二人以威众”;如,对于“粤匪、土匪”,“若非痛加诛戮,与草剃而禽杀之,则悍民不知王法为何物”;如,“闻有并非楚勇、并非湘勇随之以去者……尤须认真访查,斩数人以惩其余”;如,“严缚匪党,动与磔死”等。他在长沙鱼塘口自己的寓馆内设立审案局,委派候补知州刘建德、照磨严良浚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他还窃窃自诩道:“巨案则自行汇奏,小者则惟吾专之,期于立办无所挂碍牵掣于其间,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在给僚属的信中,他自述道:“国藩以前月下旬于寓中设审案局,十日内已戮五人。”他设审案局是在咸丰三年正月下旬,到六月十二日,他即向咸丰帝报功说:“臣设局以来,……一经到案讯明,立予正法。计斩决之犯一百四名,立毙杖下者二名,监毙狱中者三十一名。”仅据曾国藩自己供认,五个月中,他直接杀死了一百三十七人!约平均每天杀死一个人!并且经他“批令无庸解省、就地正法者,不在此数。又如安化蓝田串子会匪,前经札饬湘乡知县朱诒密往掩捕,捕获九十二名,其陆续正法者,亦不在此数”。他这样大规模地残杀,竟使湖南“文法吏大哗”,就更不必说普通人民的惶恐与仇恨了。

十六、拂逆——借人之拂逆,磨砺我之德性

【原文】

处逆境之道,惟西铭“无所逃而待烹,申生恭也。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等句,最为亲切!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对待逆境的方法,只有《西铭》中所说的“像申生那样无处逃遁就束手待烹,像伯奇那样勇于追随而顺从命令”等话,说得最亲切。

【原文】

外境之忤,未可滞滤,置而遣之,终履夷涂。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外界困境的侵扰,不可常存心中,而应把它排除,这样,终究会走上坦途。心要安定,气要静定,精神要安适,身体要泰定。

【原文】

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恶其拂逆,而必欲顺从,设法以诛锄异己者,权奸之行径也。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无敌国外患而亡为虑者,圣贤之用心也。吾正可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其庶几乎!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古人办事,也往往有人干扰阻挠,这种违拗的情况,代代都有,人人难免。因为厌恶别人违拗自己的心意,定要别人顺从自己,便设法诛除异己,这是权奸的行径。听任其违拗自己,借此砥砺自己的德性,培养自己的耐心,委曲求全,并且以没有敌国外患,反而造成亡国为虑的,这就是圣贤的用心。我正可以借助别人的违拗,来磨砺我的德性,这就差不多了吧!

【详解】

《挺经》的主旨就在于在逆境中顽强挺立,等待机会的到来。因此,处逆境之道当属《挺经》的核心内容。曾国藩把逆境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大的逆境,它关系到生死存亡;一类则是比较小的逆境,它关系到事情处理的顺遂与否,这也称为拂逆。

在逆境面前,曾国藩为什么会主张“无所逃而待烹”呢?这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此,我们将特别提一下曾国藩两次自杀的经历。同治三年(1864年),新组建的湘军从太平军手中夺得了岳州,但不久又被太平军夺回。岳州之役后,石达开之堂弟石贞祥与林绍璋率领的太平军乘胜进击,夺得距长沙城北仅五十里的靖港,三月二十七日又夺得距长沙城西南仅九十里的湘潭。王运后来分析道:“当是时,寇若从湘潭上游乘春水攻省城,及从靖港乘北风来攻,皆不过二十刻。”与此同时,衡州、永州、郴州、桂阳及两粤诸地本已很活跃的会党,更加活跃起来,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闻风响应,从乱如归,东南大局不堪想”。当此之时,省城内外,官府上下,日夜惴惴,“闻吹角及火光,皆自惊”,因而昼闭城门,自断饷道。曾国藩于是于三月廿四日(4月21日)集众计议,各部将都说:“入城坐困,宜亲督战。”湘勇经岳州、宁乡两次挫败,阵亡七八百人,又淘汰千余名,加上林源恩所带一营远在平江驻防,留在省城及其附近者已为数不多。以为数不多的练勇对付强大的太平军,当然不能同时兼顾靖港、湘潭两处。那么首先指向何处,当时出现针锋相对的意见。有人建议先夺取靖港的太平军大营。曾国藩因为多次接到出省援鄂的上谕,也觉得若能败靖港太平军,便可沿江北向;而且,若先攻湘潭,不免有退避之嫌。但是幕友们多不同,认为湘潭是大商埠,军需所资,理宜先夺取湘潭;若攻靖港大败,再退回省城,便是置自己于死地。持此主张最力者是陈士杰。他对王运说:“今独可悉兵援湘潭,即不利,犹得保衡、永,图再举;若不顾根本,但图进取,一败俱死矣。”王运把这个意见转告曾国藩,曾“即大悟”。陈士杰不但自己向曾国藩“尽其说”,而且约请杨载福、彭玉麟“俱陈上攻(湘潭)之便”。恰恰这时,“水师十营官皆至,推彭玉麟定所向”。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才下决心先攻湘潭,于三月二十八日派补用副将塔齐布、蓝翎守备周凤山带一千三百余人向湘潭方向增援。次日,又派候补知府褚汝航等管带水师五营逆湘江而上,夹击湘潭,并且约定由曾国藩于第二天自带五营继进。

当天晚上,突然长沙县乡团的士绅来报:“靖港寇屯中数百人,不虞我,可驱而走也。团丁特欲借旗鼓以威贼,已作浮桥济师。机不可失!”曾国藩一听,立即动了心,认为“潭城贼被官军水陆痛剿,专盼靖港之贼救援,亟应乘机攻剿,俾贼逆首尾不能相顾”,于是变更计划,在第二天卯刻率领大小战船四十多只,陆勇八百名向靖港进发。靖港为湘江、资水交汇之处,对岸有铜官山,六朝时曾置铜官于此,故称铜官渚。曾国藩随水师督战,座船到达距铜官渚二十里的白沙洲。

出发前,李元度极力劝阻说:“兵之精者已调剿湘潭,早晚捷音必至。此间但宜坚守,勿轻动。”曾国藩不听,李元度和章寿麟都请求同行,他也不同意,并且将一份遗疏和一份两千多字的遗嘱秘密交给李元度,托李元度在他死后将遗疏交湖南巡抚代陈,遗嘱则请交他的弟弟们。又说:“营中军械辎重,船百余艘,子善护之。”曾国藩大有孤注一掷之势。岂料,四月初二(4月28日),湘军船队刚接近太平军军营,就被密集的炮火轰击,不敢近岸,乃急令后退。却因风大水急,难以逆水而上,只得牵缆徐行。而缆绳又不断被太平军的小队砍断,水师因此大乱,溃散一半,船炮也失去三分之一;陆师八百名与团丁合军进击时,因团丁见太平军旗号便反奔,陆师也随之溃逃,争夺浮桥,桥坏板浮,坠水者百余人。曾国藩见这兵败如山倒的情形,手持利剑,站在桥头,立下令旗,大喊:“过旗者斩!”但湘勇都绕旗而过,抱头鼠窜,无可收拾。申刻开仗,仅半顿饭久,陆勇溃散,水勇亦纷纷奔窜。“二千余人,竟至全数溃散,弃炮船而不顾”,“红船之水手仅存三人,余船竟无一水手”,且“贼船直犯帅舟,矢可及也”。曾国藩在这种情况紧急、情绪悲愤的境遇中,乃投水自尽。随行标兵三人拖拉,曾国藩鼓眼吹胡子大骂,标兵无奈。正在曾国藩水将灭顶之时,座船后舱跳出一个人来,一手把他拉上岸。此人叫章寿麟,字价人,长沙人,亦在曾氏幕府供职。曾国藩出战前,陈士杰、李元度估计,如曾国藩兵败,必死,乃由章寿麟潜藏于曾氏座船船尾。此时,曾国藩见到章寿麟,依然尊严不减,怒道:“你来干什么?”章寿麟随口编出话来说:“湘潭战事已经胜利,特来报捷。”他给了曾国藩一个下台的阶梯。曾国藩穿着湿衣,蓬头跣足地回到了长沙市郊南湖港。第二天早晨,左宗棠缒城出,到船上会见曾国藩时,他的短袄上泥沙犹在。左宗棠劝慰他说:“事尚可为,速死非义。”他“嗔目不语”,只在纸上写明所存军械、弹丸、火药的数量,叫左宗棠代为检点。

靖港之败的消息在长沙传开后,人言藉藉,纷纷指责曾国藩无能。存政使徐有壬尤惊恐万状,绕室徘徊,直到第二天天亮仍不止息。他与按察使陶恩培一起给巡抚骆秉章发文,请求弹劾曾国藩,并且罢遣湘勇。只因骆秉章认为此举不妥,才罢了此议。本来,曾国藩办团出征,因触犯了某些官僚的尊严和权益,常遭讥讽和冷遇,他在家信中诉苦说:“今年(指咸丰四年)二月在省城河下,凡我所带之兵勇仆从人等,每次上城,必遭毒骂痛打,此四弟、季弟所亲见者;谤怨沸腾,万口嘲讥,此四弟、季弟所亲闻者。”自有靖港之败后,“景况更有令人难堪者”,朝野唾骂,“为通省所鄙夷”。即使是他的一些同窗好友,也多敬而远之。他邀请郭嵩焘专办湖南捐输,郭嵩焘“引嫌避怨”,不肯与他共事;他勉强邀请刘蓉来省,刘蓉不久亦设辞归去。他写信给诸弟说:“兵凶战危之地,无人不趋而避之。平日至交加冯树堂、郭云仙等尚不肯来,则其他更何论焉!现除李次青外,诸事皆兄一人经手,无人肯相助者。”他的萧条孤苦可谓至极了。

曾国藩于咸丰三年因奏请以杨健入祀乡贤祠而被降二级调用。自靖港归省后,弃舟上岸,独居城南妙高峰上,想起自己的处分,又想起自己成师以来,初战失利于岳州,继而挫败于靖港,悲观至极,料必被朝廷科以重刑,乃写好遗折和遗片,谓自己“不特不能肃清下游江面,而且在本省屡次丧师失律,获罪甚重,无以对我君父,谨北向九叩首,恭折阙廷,即于△△日殉难”。只待填写自裁的日子了。只是由于身旁友人多方劝慰与鼓励,尤其他想起父亲曾麟书屡屡告诫他“尽心王事,无以身家为念”,这才打消了自裁的念头。他父亲的信中有云:“儿此出以杀贼报国,非直为桑梓也。兵事时有利钝,出湖南境而战死,是皆死所,若死于湖南,吾不尔哭!”时人闻者,肃然起敬,传为美谈。当然,曾国藩没有去演这幕自裁的悲剧,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派去湘潭的队伍屡获胜仗,太平军死伤四千余人,炮械、战船也损失不少,败退岳州,主将林绍璋被革职。塔齐布等的这一胜利,给曾国藩打了一针强心剂,使他悲中有喜,他像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能够继续上游。他笑着对幕友说:“死生盖有命哉!”

曾国藩第二次投水自尽则完全是由于湘军的骄傲造成的。咸丰四年(1855年)湘军由于几个月在岳州、城陵矶、武昌、罗家墩等地连战连胜,很有一股骄气和锐气,水勇赤膊短衩,手持刀枪,露立船头,急流东下。同年九月水陆两师先后从武昌等地拔营起行,一路攻克大治、兴国,九月二十五日(11月15日)水师在蓟州获胜;十月初一、初四、初五(11月20日、23日、24日)陆师在半壁山大战告捷,逼太平军移屯下游之富池口。半壁山对岸为田家镇,在长江之北。太平军在此驻有重兵,约四万多人,且在江面上横亘铁锁链四道,铁锁链系在船、排之上,船上置枪,排上安炮,同时铺沙贮水,以防火弹延烧。铁锁链上游有战船三四十只,铁锁链下游约六十里处,则屯集各类大小船只。田家镇沿岸上下六七里,都安有炮台,统由燕王秦日纲管带。湘军根据“先攻南岸,次攻江西,然后合攻北面”的战略部署,十月初在半壁山获胜后,于十月十三日(12月1日)发起了新的进攻,斩断了江上铁锁链,焚烧了太平军船只四千多只,其所夺船五百多只,也一并烧毁。驻田家镇的太平军因而下撤。与此同时,在田家镇上游的蕲州,由曾凤传、陈玉成率领的太平军本与魁玉、杨昌泗尚相持不下,闻田家镇失守,也于次日深夜弃城东撤。此次田家镇之役,湘军的屠杀极其残忍,曾国藩自供道:仅仅南岸,“自半壁山以至富池口,中间沙州数里,前此初四、初五之战,尚有千余贼尸未收,至于焚溺半死之贼,复混杂于沙际水滨,残骸堆积,断肢漂流”。至于江面上,“申酉之际,追至三十余里之武穴地方,乃纵火大烧,烟焰蔽天”,“又三十里至龙岸,时已三更,凡烧船约四千余号,百里内外火光烛天,皆该逆历年听掳民船,同归浩劫”。

田家镇之役,使太平军于九江、安庆之上游顿失屏障,水师损耗殆尽,西征的计划再次受挫。而在湘军方面,“自有此军以来,陆路杀贼之多,无有过于初四之战,水路烧船之多,无有过于十三之役”;加上,北路桂明之绿营虽被朝廷明令归曾国藩节制,但行动迟缓,节节逗留,军功无几,屡遭上谕谴责,故湘军营哨弁勇此时更多骄慢之气,几有不可一世之概。正因为如此,它的挫败必然接踵而来。十二月十二日(1856年1月29日)水师在小胜之后冒险突进,一百二十多只轻便战船载着两千多水勇,尽除鄱阳湖口障碍,驶入湖内。当时,只听一阵锣响,湖口两侧的太平军奋勇齐出,飞速设垒设卡,断了这大队水师的退路,使实力雄厚、一时所向无敌的湘军水师从此被截为外江和内湖两部分。其在长江者,“多笨重船只,运棹不灵,如鸟去翼,如虫去足,实觉无以自立”,李孟群、彭玉麟只得放弃这些笨重船只,退逃上游。

田家镇及蕲州战图

咸丰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856年2月11日),曾国藩因田家镇之胜,奉到上谕,“着赏穿黄马褂”。然而,就在这天晚上,大败于长江水面上。三更,九江林启容与小池口罗大纲的太平军,各抬数十只小船入江,乘夜黑地暗,冲入湘军船帮,进行火攻。湘军大乱,纷纷挂帆上驶,“自九江以上之隆坪、武穴、田家镇,直至蕲州,处处皆有战船,且有弃而逃者,粮台各所之船,水手尽行逃窜”。曾国藩坐上舢板督阵,号令不许开船,可是令不行禁不止。仓促不及逃亡的战船被焚百余条,曾国藩的坐船也被俘虏,“文案全失”,连皇帝奖赏他的黄马褂、白玉四喜扳指、白玉巴图鲁翎管、玉靶小刀、火镰等件,均成为了太平军的战利品,曾国藩见自己手中的赌注已失,痛心疾首,再次投水自尽,又被幕客派人救起,送入罗泽南陆军营内。他还欲效春秋时晋国先轸之例,策马赴敌以死,被罗泽南、刘蓉等力劝乃止。事隔四年,至咸丰八年十二月,他犹余悸未定,感叹“吉凶同域,忧喜并时,殊不可解”!

正是因为这两次自杀经历,让曾国藩得出了“死生由命”、“吉凶同域”、“忧喜并时”等宿命论观点,既然一切由命,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所以此后曾国藩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再也没有想过去一死之了。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一认识,才促成了他最后的成功。

自曾国藩两次自杀以后,他接下来遇到的最大逆境是湘军三河之败。

1858年,太平天国重整朝纲,各路军师在枞阳大会之后,陈玉成、李秀成指挥的大军于8月收复皖北重镇庐州(今合肥市),9月25日在滁州乌衣镇歼清军江北大营三四千人,9月26日在江浦县小店歼清军江南大营援师五千人,进而在浦口向江北大营进击,歼敌一万多人,使江北大营溃不成军;又乘胜克复江浦、六合、扬州、天长等重镇,使金陵与大江以北的交通得以恢复。同时,陈玉成部由潜山指向武汉,石达开大军进入湖南省境。在太平军击破江北大营前后,湘军李续宾率部从湖北猛攻安徽,连陷太湖、潜山、桐城、舒城等县,其势汹汹。但当他进攻太平天国的后勤基地三河镇时,陈玉成、李秀成、吴如孝会同捻军张乐行共十余万人,挥师驰援,切断了湘军的退路,被誉为“所向无敌,立于不败之地”的李续宾部六千多人于11月5日全部被歼,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也被击毙。胡林翼哀叹道:“三河溃败之后,元气尽伤,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

曾国藩日夜忧伤,给在乡间的弟弟们写信说:“金陵大营去冬即有克复之望,今年六七月间贼势尤极穷蹙。八月间,逆匪忽破浦口,德钦差营盘失陷。又破江浦、天长、仪征三县。扬州被围,并有失守之说。南京之贼接济已通,气势复旺。天下事诚有非意料所及者!”

与此同时,江西建昌、宁都一带由于战争仍频,千里赤地,疫病流行,传染到了兵勇。先行入闽的张运兰部三千多人便“留八百人在建昌养病”,萧启江部病者一千三百五十六人,吴国佐部病者不下八百人,刘长佑部“患病尤众,几于十人而九,不复能以成军”,“行军数日,长夫病困,锅、帐、弹药、沿途抛弃”。这就大大减弱了江西省内湘军的战斗力。

凡此种种,使曾国藩异常郁闷。他写信给儿子说:“军情变幻不测,春夏间方冀北贼指日可平,不图七月有庐州之变,八九月有江浦、六合之变,又有三河之大变,全局破坏,与咸丰四年冬间相似,情怀难堪!但愿尔专心读书……则余在军中,心常常自慰。”从此,曾国藩再不唱一年内肃清太平军的高调了,而且“公愤私戚,意绪瞀乱”。他“因久住建昌,无所作为,欲拔赴湖口,又恐闽贼来窜抚、建,进退两难,寸心终日纷扰,屡次占卦,亦智略不足”。

但是,曾国藩仍然是镇定的,头脑是清醒的。咸丰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他分析了建昌东面的福建连城一带、南面江西信丰一带与北面景德镇一带的太平军的情况。三处虽均距建昌在五百里以外,但连城太平军人数少,“闽事不足深虑”,赣南太平军则“尚有畏避官兵之意”,且有开赴湘南的趋势,只有“景德镇之,无论东犯广信,西犯湖口,皆为莫大之患”。患在哪里?他认为,在江北三河溃败、安庆撤围的情况下,“若使南岸彭泽、湖口复有蹉跌,则九江亦且岌岌可危”,湘军在整个战场上很可能糜烂于一旦。因此,他强调,“就大局而论,景德镇情形又较重于南路”。于是他立即将自福建折回的张运兰部调至景德镇,与统带饶防兵勇的刘于淳汇合。舍东舍南而图北,是曾国藩很重要的一着棋,为他后来进军安徽、包围金陵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曾国藩一生大半时间是身处官场之中,遭受的拂逆可谓数不胜数,这些拂逆有来自同僚的,有来自部下的,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上司的。那么,在这众多的拂逆面前,曾国藩是否真的做到了“圣贤之用心”呢?

神级龙珠系统  空军武器大百科  李俊峰  全球进入异世界  明代社会生活史  诗经全集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  中年了不能玩游戏吗  刘寅传  修罗战神在都市  中国皇帝全传  全面崛起  万古最强龙婿  位面三国争霸  八方云动  拿破仑传(全新升级版)  平凡不平凡的世界  围术期液体管理核心问题解析  财智在线,萧爷总是夸夸妻谈  太平里的广记  

热门小说推荐
天穹之下陈飞李青娥

天穹之下陈飞李青娥

公司里,拖厕所的勤务员陈飞,迎娶了公司冰山女总裁李青娥...

神奇宝贝叶阳传

神奇宝贝叶阳传

作者快点黄皮耗子的经典小说神奇宝贝叶阳传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地星叶阳意外身亡,穿越来到神奇宝贝的世界,在这里叶阳不打算继续默默无闻下去,他要成为世界顶尖的神奇宝贝训练家,在系统没有卵用的情况下,他究竟能不能做到,谁知道呢...

首富身边的女人

首富身边的女人

首富身边的女人是一部长篇农村题材的言情小说,故事时空跨越30余代,既叙述了爱情的艰辛又释放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是一部以爱情为导向的言情小说。本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个重感情重事业的有志青年,他生长在农村,成就的事业也在农村,是农村改革开放的楷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他本来可以在事业上大显伸手,力争上大学...

本尊你们惹不起纪扬苏弱水

本尊你们惹不起纪扬苏弱水

你是超级保镖?你是神医圣手?你是修真天才?你激活了系统?你和玉帝是拜把子兄弟?你是仙帝魔皇转世重生不管你是谁,都不要惹怒本尊,因为后果你们承担不起!...

阴间密码

阴间密码

来自那个世界的密语,破解了密码,就破解了生命之谜。随着那道神秘大门的开启故事将会是独一无二的体验,带来最恐怖最悬疑的体验。...

苍天霸血

苍天霸血

郑重推荐战国杂家吕不韦不一样的战国不一样的诸子百家不一样的历史人物与事件这一切只因有了不一样的吕不韦是我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新人新书敬请支持保证完本放心阅读一滴魔血的传承,造就铁血的僵尸战士。一个小兵成为大帝的传说,一部神秘血液的传奇。一个性格卑劣的神奇军师,一个无情杀戮的故事。在那烽火连翩的年代神奇的血液塑造一部传奇的史诗。终极白鹤亮翅群9437635只招铁杆非诚勿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