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0世纪40年代,顾彼得引进的羊毛纺车,成为丽江在那艰难时世里的伟大事件。几个月之内,全城男女老少几乎全力以赴纺毛线,从西藏进来的羊毛从每年100多包到了2000余包,丽江羊毛织品的订单从昆明、拉萨、重庆如雪片飞临,丽江成了云南毛纺业的中心。顾彼得还派员到重庆的上海皮革厂见习,不久丽江皮革合作社就制造出了当时在伦敦庞德街、纽约第5街流行的时髦皮鞋。到1949年夏天,丽江已有45个合作社,从毛纺、编织、铜匠、家具、皮革等等,几乎凡生活用品无所不包。顾彼得还熟读《老子》,好讲“道”。全国解放后,顾彼得只能黯然回国,有丽江的老人说:“我们都曾含泪相送。”真想托丽江四月之夜的风和雨丝垂柳,捎一个口信给顾彼得的灵魂:丽江已经热闹非凡了,涌向丽江的游人总有一天可以毁掉这个古城;但,知道老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笔者却又深信,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复兴之时,必定是天下归道之时,你可以会心一笑!2005年4月9日晚上10点,丽江小巴黎酒吧。
有风,东南风,窗外的柳条与小红灯笼晃动着,晃动着一个梦境。
玉河里有人放了一盏荷花灯。
顺流而下的是一个心愿,不知道放荷花灯的是老者还是少年?也不知道放灯时许下了什么样的心愿?所有的心愿都离不开水,水的滋养和承载。
丽江下雨了。
那是我儿时在故乡崇明岛上常见的细雨,轻轻地密密地落在身上,有一种清爽的感觉,但不会湿透衣衫。玉河畔上座无虚席,人们似乎并不觉得天在下雨,咖啡,啤酒,中国人和外国人。
时光有了湿润的感觉。
愿风中扬起的柳条鞭打我。
在丽江,你的脚步要轻些更轻些,不要喧哗。
享受丽江,其实就是享受那石板路被细雨洗过以后的半明半暗,从瓦楞上飘下的历史的气息。小河弹奏着1000多年来未曾止息的竖琴,永远只是一个节奏,永远只是一个节奏的重复,那节奏便是一个乐章,近乎完美的一个乐章。从此后,我不再轻易指责说:重复让人厌烦。
酒吧里是拥挤的。
酒吧外的拥挤要持续到夜尽更深。
人们为了逃离喧嚣从四面八方的大都市拥来,游人,自然也包括我,把大城的灰尘和烦恼,也带到了丽江。欣赏丽江就是走过丽江,走过丽江就是把喧嚣留给丽江。告别丽江时,有多少人对丽江一无所知!古城的小桥使我流连忘返。
头顶是带雨的垂柳飘拂。
桥下有几盏荷花灯从容流过。
小桥是一种连接,除开交通的便利之外,它还反映了纳西族人开放的心态,渴望沟通,和天、地、神灵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纳西人认为雪山草木星空大地是缀满了灵性的,否则雪山怎么会流淌呢?杜鹃怎么会开放呢?地里怎么会长出谷子呢?星星和月亮怎么会每天晚上照看人间呢?
在一家纳西族手工艺品的小铺里,我和店主聊起了东巴文。东巴象形文的纳西语本名为“森究鲁究”,“森”,木也;“鲁”,石也;“究”,痕迹,记号也。直译应为“木迹石迹”,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
故事:纳西族先人和其他族人应天神之约,一起去学造字写字,日造一字然后记下。纳西人把字刻在木片上、石块上,他族人则把字记在羊皮上。学成回乡,路途遥远,无神送的干粮吃完之后肚子甚饿,别族的人就把羊皮煮熟,很香,分而食之,把记在皮子上的文字也吃进肚子了。纳西人以野菜果腹,背着一堆刻有文字的木片与石块回到了家乡。纳西人欢呼雀跃地翻检、传看、诵读,“森究鲁究”,“木迹石迹”,纳西族有了自己的文字。
便是一个民族创造自己的文明“木迹石迹”啊,这刻木刻石的痕迹之初,追溯起来,史的开始。刻划的开始、刻划的延续,刻划文字的同时,人类也在刻划自己的心灵史。“人则图人,物则图物”(清人余庆远语)的东巴象形文的每一个字,都像一幅图画。这就又有了刻划中的描绘,而每个图形有固定的概念、线条和笔划,以及固定的读音。因而东巴象形文是兼有图画文字和表意文字特色的一种文字符号。
如果说东巴象形文与殷商甲骨文皆有象形特点的话,东巴文至今还是活着的象形字,纳西族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把古老文字带进现代文明的一个民族。
已经是丽江的深夜了,游人渐渐散去,雨停了,风清月白。
我在这一家手工艺店里抚摸着东巴文的木刻、石刻,“森究鲁究”至今香火不熄,这对为了学字而饿肚子的先人来说,也算是极大安慰了。
玉龙雪水是丽江的魂。
木迹石迹是丽江的魄。
关于丽江,徐霞客是不能不记的。
明朝崇祯12年,即1639年,正月二十五日,徐霞客由鸡足山抵达丽江,《徐霞客游记》卷13有如下记述:“北瞻雪山,在重坞之外,雪幕其顶,云气郁勃,未睹晶莹。西瞻乌龙,在大壑之南,尖峭独拔,为大脊之宗,郡中取以为文笔者也。路北一坞,窈窕东北入,是为东坞。中有水南下,万字桥水西北来会之,与三生桥下水同出邱塘东者也。共五里,有柳径抱,耸立田间,为土人折柳送行之所。路北即万字桥水,潆流而东,水北即象眠山,至此南尽。又西二里,历象眠山之西南垂,居庐骈集,萦坡带谷,是为丽江郡所托矣……东桥之西,共一里为西桥,即万字桥也,俗又谓之玉河桥。象鼻水从桥南下,合中海之水而东泄于东桥,盖象鼻之水,土人名为玉河云。河之西有小山兀立,与象眠南尽处,夹溪中峙。其后关即为北坞,小山当坞,若中门之标,前临横壑,象鼻之水夹其东,中海之流经其西,后倚雪山,前拱文笔(文笔峰,笔者注〕……郡署踞其南,东向临玉河,后幕山顶而上,所谓黄峰也,俗又称为天生寨。木氏居此二千载,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时称纳西王的丽江第13代土司木增殷勤接待,把徐霞客安置在解脱林藏经阁的右厢房,这是正月二十九日。徐霞客记道:“二十九日晨起,具饭甚早。通事备马,候往解脱林……乃由桥南西向蹑岭,岭甚峻,二里稍夷,折人南峡,半里,则寺倚西山上,其门东向,前分一支为案,即解脱林也。”木增以“大肴八十品”款待徐霞客,又有龙眼荔枝,酥饼油线等点心美味。其油线,徐霞客描述道:“细若发丝,中缠松子,肉为片,甚松脆。”而发糖,则是“白糖为丝,细过于发,千条万线,合揉为一,以细面拌之,合而不腻”。霞客称之为“奇点”。
木增并请求徐霞客为自己的著作《云过淡墨》作序。
纳西族至明代,有一种文化现象令人折服。纳西人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完整地保持了东巴文化、东巴教,而有明一代纳西人的世袭首领中不少人又有着高深的汉文化修养,这是一个开放而又不失自我的民族。
木氏土司中木泰精通《易经》,木东精研理学,木旺的学术成就可以说直追古人,而木公、木高、木青、木增则长于诗文。如木公与杨升庵常有唱和引为知己,他的《登望湖楼》:
山郭雨初收,湖光迴入楼。
曰残鱼集岸,天冷雁横秋。
树响惊愁思,村春急幕收。
孤吟忆王粲,望断碧云浮。
木青的《题竹》:
森森万个入云高,风过依稀响翠涛。
欲借青阴来入砚,任人和露写离骚。
佛缘 走出屏风的年代 边缘人语 汪曾祺书信集 我将飘逝 秋窗三语 从维熙纯情散文新作 人在天涯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走向孤独 21世纪不是梦 抒情诗一百首 重生农家:种种田,撩撩汉 小草 亡命天涯 潮满大江 秋天的雕像 中日恩怨两千年(全四册)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十讲 探秘奇缘
为了保住恩人的公司,她去偷拍自己丈夫却没想到被认出。原来你就是我的妻子?不,不是,你认错了!他勾唇认错了吗?我好好看看是不是认错了!她哀嚎你丫根本不是人...
汇聚铁血男儿,开创佣兵之城!在燕云十六州的土地上,我不想再听到,汉家百姓在蛮族铁蹄下的呻吟声!什么?佣金哪儿来?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财富在大宋汇聚,钱自是大有来路!政策支持?太祖说了我以二十匹绢购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过十万人止费二百万绢则敌尽矣。这,就是政策!什么?还有人手哪儿来?呵呵,宋,不缺少铁血儿郎!宋的湮灭,只因他不够野蛮。而昆哥我呢?恰好比较野蛮。从亡命天涯路,到建立铁血佣兵城从朝廷通缉犯,到权掌天下的佣兵王。太史昆这么个无良青年是怎样做到这些的?让我们跟上他的脚步,去看一看小混混在十二世纪初的发迹之路。...
完结小说王者苏念苏曦是啵啵奶茶倾心创作的一本都市生活类小说,本小说的主角苏念苏曦,内容主要讲述又名姐姐的操作好下饭姐,我才八岁,你让我打kpl江城。御景华庭中档小区。405号的副卧室中。八岁的苏念发出不符合自己年龄的叹气声。唉,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特种兵王雷猛接到首长安排的特殊任务,冒充学生混进大学校园内,寻找潜伏在这里的敌特,代号野花。他混迹在校园内,野花还没找到,却被各式风情的校花给包围了。乱花渐欲迷人眼啊!渐渐地,雷猛发现野花的真实身份竟然这是一个骑士保护公主勇斗恶龙的故事,但可怜骑士只有一个,公主却越来越多!...
故老相传,超脱于修真界之外,有一个浩瀚的仙界,百族林立,有莫大的机遇,有无尽的天材地宝,更有无尽的修炼福地。龙颜,身怀九个元婴的怪才,一步步踏上修仙之路,他该如何求仙证道,斩尽九天十地,成就无上仙路。...
主人公从一次公务员考试后被人顶替了职位,成了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政府工作人员,却在短时间内领悟了官场法则,历经县市省三级,成为一个高级领导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