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章(第1页)

关于行蕴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余心法。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是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

云何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三和。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为触。与受所依为业。

云何作意。谓令心发悟为性。令心心法现前警动。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业。

云何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以俱非。令心造作意业为性。此性若有。识攀缘用即现在前。犹如磁石引铁令动。能推善不善无记心为业。

云何念。谓于惯习事心不忘失。明记为性。惯习事者。谓曾所习行。与不散乱所依为业。

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心一境者。是专注义。与智所依为来。因心定故知实了知。

云何睡眠。谓不自在转。昧略为性。不自在者。谓令心等不自在转。是癡之分。又此自性不自在故。令心心法极成昧略。此善不善及无记性。能与过失所依为业。

云何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云何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细相者。谓于瓶衣等分别细相成不成等差别之义。

云何心不相应行。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

&ldo;行&rdo;这个字很难解释。首先,行是心的状态,所以修行也叫修心。也就是说。修行要从自己的心理状态修起,要改正自己的思想,要随时注意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打坐只不过是修行的一种,只是帮助你养成一种习惯而已。如果自己的行为不改,那种修行是没有用的。注意,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行为,是未表的色,行为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思想。所以,我常常叫人家学佛要先读《普贤行愿品》,先要发大愿,而且不光是思想发大愿,还要贯彻于行动。

&ldo;行&rdo;还有动力的意思,比如说太阳、月亮时时刻刻都在转动,那就叫行。有人说,胡适之提出,中国文化是静态的,那种说法并不正确。中国佛道儒从来没有讲静态,因为静态不过是动态里的一个现象,是一种缓慢的动。易经乾卦的第一句话就是&ldo;天行健&rdo;,天就是宇宙,意思是说宇宙永远都在动。如果天不动的话,宇宙生命就会毀灭了。其实死亡也是一个动态,所以宇宙生命本来是活动的。生死轮迴是动的,不生死轮迴也是动的。佛入涅槃也不是死亡,而是证得生命最初的那个活动的能力。

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静态。宇宙就像圆桌、圆球一样,是圆的,永远在动。我们把圆的看成是直线,那是因为我们人为的把它切了。在小范围内,圆与直线很相似,所以没有真正的静态。其实,动就是静,静就是动,没有静也没有动,没有阴也没有阳,这是形而上的法则,很高很妙的。佛法真正到了最高境界是不动也不静,即动即静的。比如说阿罗汉入定,自己以为不动了,其实还在动。大菩萨、佛境界也一样的,不是不动,是慢动。

&ldo;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余心法。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是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rdo;

这里说,行蕴包括了受、想两蕴以外的所有与心相应和不相应的状态。所谓与心不相应的,是说我们心理无法配合、无法转变的东西,一共有二十四种,比如佛法的规律、时间、空间等。举例来说,你打坐入定七天,你觉得很快,好像只有半个钟头,但是宇宙运行的时间还是七天,一点都没法改变。

与心相应的状态就很多了,我们所有的意识心理状态都属于行蕴的范围。行蕴不是你&ldo;想&rdo;出来的,好比说,我们很多思想是自己冒出来的,我们并没有去著意想它,那就是行蕴。行蕴包括很多,我们只挑出下面几个重要的来讨论。

&ldo;云何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三和。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为触。与受所依为业。&rdo;

广义来讲,行蕴里的&ldo;触&rdo;这一部分,包括很多,像我们的身体就充满了触的作用,冷暖滑涩都是我们触的感受。其实,我们的眼睛看见东西,耳朵听到声音,这里面都有触的作用。严格来讲,我们的生命时时刻刻都与外面的物质与物理世界进行交感和交流,通过意识的作用产生痛苦和快乐。

我们的生命,外在物质和物理世界,以及意识合在一起叫三和合。以眼为例,眼睛看外面物质世界的色相,就像照相一样没有分别,但与意识配合后,就会知道这是红的,那是蓝的,这个好看,那个不好看。所以,眼睛、外在的色、意识这三缘和合起来后,就有了分别作用。这样,三缘和合后,心会发生各种苦、乐、喜、怒等形态,我们将这些心理、生理状态领受吸纳进来,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和业力,这叫作触。

&ldo;云何作意。谓令心发悟为性。令心心法现前警动。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业。&rdo;

什么是作意呢?作意直翻就是&ldo;作成意识&rdo;的意思,&ldo;谓令心发悟为性&rdo;,就是说作意是一个使我们内心开悟,&ldo;喔,懂了!&rdo;这么一个作用。

另外,作意能&ldo;令心心法现前警动&rdo;,能令我们心中起警动的作用。好比说,别人很客气,倒一杯茶给我们,我们马上说&ldo;哎哟,不敢当!&rdo;这就是警动。

作意还有第三层意思,&ldo;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来&rdo;。比如说,我们到一个地方,一个我们很尊敬或者不认识的人,突然很客气,为我们倒茶,我们马上说&ldo;啊呀,不敢当!&rdo;我们心中对这个印象深刻,记在心里了,这叫&ldo;忆念义&rdo;。同时,我们心还会攀缘,&ldo;哎呀,某人倒茶给我,真不好意思,下次有机会,我要请他喝茶!&rdo;这个攀缘心会造成一个业力,这就是作意的第三层意思。

&ldo;云何思。注意,思与想不同,思属于行蕴,想属于想蕴。关于想,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很重要,在五蕴中独占一蕴,而且想蕴是五蕴的重镇。中文里,经常把思与想连起来用,叫思想。比如说国民党、都经常说:&ldo;某人思想有问题,应该抓起来!&rdo;我一直反对这样做,我说,你们要搞清楚,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思想,思想一定有问题,有问题才会有思想,你难道要把天下人都抓了吗?所以说,说别人思想有问题要讲清楚,是男女思想有问题,还是政治思想有问题,还是经济思想有问题,不能扣大帽子。这是讲到&ldo;思&rdo;,顺便提到的。

我说参同契  烈狗  如何修证佛法  何如  历史的经验  笨狗  太极拳与道功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两面派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温故而知新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白话易经  斯文败类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孟子旁通  金刚经说什么  论语别裁  唯识与中观  圆觉经略说  

热门小说推荐
权宠悍妻

权宠悍妻

国公府的嫡女,嫁与将军为妻,助他成为一代名将,却被夫君婆婆厌弃,怀孕之时,他宠爱小妾,以克星为由剖腹夺子,更拿她顶罪屠之。杀身之仇,涅盘重生,她杀心机姐妹,诛恶毒继母,夺回母亲嫁妆,渣男和小妾都一一死在她的剑下。重活一世,她不再痴恋,可偏遇那不讲道理的霸道元帅。我这个所谓国公府嫡女说白了只是个乡野丫头,配不起元帅...

重生之神级奶爸

重生之神级奶爸

爸爸,你是我的超人!超人多没意思!爸爸要做我小公主的守护神!爸爸,我想上电视!多大点事儿呀!走起!爸爸我爱你!我也爱你!重生在四维...

她是我的钻石宝贝简黎

她是我的钻石宝贝简黎

怀孕八个月的简黎,惨遭渣男和表妹背叛,被推下楼害死一尸两命。再睁眼,她重生成了另一个女人,在跟权势滔天大名鼎鼎的爵少做不可描述之事。为了报仇,她和他做了交易,成了他的契约未婚妻。说好各取所需,一起虐渣渣,然而爵少,请自重!老婆,日久生情,了解一下?...

龙翔仕途

龙翔仕途

他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因为机缘巧合他从此踏入仕途,满怀热血的他在这虚伪而又残酷的世界中从一个小小公务员做起,在漫长的宦海道路上,各种虚情假意,各种陷阱,各方诱惑不断的缠绕着他,但也许是因为幸运女神的眷顾,最终他总是能逢凶化吉,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人生中的辉煌。龙翔群号48858570,73824018,33435692,第一个是我本人的群,另外两个是书友帮我开的。...

二婚娇妻太撩人

二婚娇妻太撩人

刚和男朋友订婚,就在酒店逮着他出轨女同事,看着渣男和渣女成双成对,某女心痛消沉,酒吧喝酒,气不过也找了个男人,谁知道,某男居然追到了她的生活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