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章(第1页)

由此再回转去看孔子所说的&ldo;礼让为国&rdo;的精神,在春秋之世已经没有了,于是接着说下去为什么要礼让为国的政治哲学。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根本要建立。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话来说: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认为三不朽的事业,这是很难的成就。上古之人首在立德,后世则重立功‐‐到周秦以下,就只讲功业了。再其次就重立言,如退隐的老子,后世儒家尊奉为&ldo;素王&rdo;的孔子。这个&ldo;立&rdo;,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自己站得起来的立。不怕没有禄位,也可以说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养。同时也不要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同《学而》篇最后的结论,是一样的道理。

孔子四字禅

讲到这里,刚才提到过的一个问题又来了,上文孔子曾说:&ldo;朝闻道,夕死可矣。&rdo;这个大问题。现在呢?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是千古以来一个大问题、一个大疑案。孔子说&ldo;一以贯之&rdo;以后,现在便有什么&ldo;一贯道&rdo;等附会的宗教团体出现,成了问题中的问题,真有匪夷所思之感了。

曾是曾参。孔子对曾参说,为什么不对别人说?这就是人的问题了,怎么是人的问题?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讨厌。我们现在姑且把他剧本化来说,有一天孔子坐在教室里,曾参经过他的前面,于是孔子便叫住他:&ldo;参!&rdo;曾参听到老师叫,回过头来,于是孔子便告诉他说:&ldo;吾道一以贯之。&rdo;就是说,我传给你一个东西,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是钱,把它贯串起来还可以,这&ldo;道&rdo;又不是钱,怎么一以贯之呢?但曾子听了这句话以后,打了个拱说:&ldo;是,我知道了。&rdo;孔子讲了这句话,自己又默然不语了。同学们奇怪了,等孔子一离开,就围着曾参,问他跟老师打什么哑谜呢?夫子又传了些什么道给曾参呢?曾子没有办法告诉这些程度不够的同学,只有对他们说,老师的道,只有忠恕而已矣。作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尽量宽恕、包容。就此便可以入道了。曾参讲的对不对呢?有问题!那不叫&ldo;一以贯之&rdo;,该&ldo;二&rdo;以贯之了,因为一个忠,一个恕,岂不是二贯?明明孔子告诉他&ldo;一以贯之&rdo;,为什么他变出两个‐‐忠恕来?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说我们研究孔子的心法,这是一个讨厌的问题,因此只有借用别家的东西,讲几个故事给大家听,作为本题的参考。

我们知道,目前最流行述古的禅宗,现在社会上一般都称为&ldo;禅学&rdo;。禅宗有一个故事,在文学上也很有名的,就是&ldo;拈花微笑&rdo;的故事,是说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梵文的译音,释迦是姓,中文的意思是&ldo;能仁&rdo;,牟尼译成中文是&ldo;寂默&rdo;。晚年住在灵山‐‐也叫灵鹫山。释迦是十九岁丢开了王位出家,三十二岁成道弘法,一直到八十一岁才过世,有四十九年从事于教育,现在我们暂且不用宗教的观点来研究它。)有一天上课,在禅学里叫&ldo;上堂&rdo;,后来我们的理学也用这个名词。下面有很多学生们等他,都不知道他这天要讲什么,结果他上去,半天没有说话,他在面前的花盆中,拿了一朵花,对着大家转一圈,好像暗示大家看一看这朵花的样子,一句话也没有讲,下面的学生,谁也不懂老师这一个动作是什么意思。所以这叫做&ldo;拈花&rdo;,就是释迦拈花。释迦拈花后,他有一个大弟子迦叶尊者,(叶,根据旧的梵文译音,音协。尊者,就是年高德劭的意思。)释迦牟尼的弟子,大部分与孔子的相反,孔子所教的都是年轻一辈。释迦牟尼所教的弟子,大部分比他年纪大。佛经上记载,迦叶尊者在释迦拈花后&ldo;破颜微笑&rdo;。什么叫做破颜呢?因为宗教的教育集团,上来都规规矩矩、鸦雀无声,大家神态都很严肃。可是在这严肃的气氛中,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于是&ldo;噗嗤&rdo;一笑,这就叫作破颜,打破了那个严肃的容颜,但是不敢大笑,因为宗教性团体的戒律,等于说管理制度,非常严肃。他破颜以后,没有大笑,只是微笑。那么两人的动作联合起来,就叫做&ldo;拈花微笑&rdo;。此时释迦牟尼讲话了,这几句话是禅学的专门用语,等于孔子对曾参讲的&ldo;一以贯之&rdo;是一个道理。解释起来是很麻烦的事情,这几句话译成中文是:&ldo;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音玛哈,意为大,大成的意思。)迦叶。&rdo;就是说我有很好的方法,直接可以悟道的,现在已交给了这位大弟子迦叶。这就是禅宗的开始。所以又称禅宗为&ldo;教外别传,不立文字&rdo;的法门。说它不须要透过文字言语,而能传达这个道的意思。现在我们不是讲禅学,暂时不要去研究它。(我是不大主张人家去研究的,我常常告诉朋友们不要去研究,因为怕一般人爬进去了,钻不出来。)只是引证这样一件事,比拟于&ldo;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rdo;类似相同。孔子讲的一贯是什么?而佛家又为什么一个拈花,一个微笑?等于我们有两个人,一个举起一支粉笔,另一个说:&ldo;懂了!&rdo;除非这两个人有&ldo;黑道&rdo;术语、暗号,才知道彼此讲的是什么。对吗?‐‐一笑。

现在我们再引第二个故事加以说明。禅宗到了中国是在南北朝梁武帝时,(这个教外别传的法门,就是脱离了佛教的经典之外,不限用文字,而以另外的方法来传心,后来宋儒理学讲&ldo;孔门心法&rdo;,也就是套用这个名词的意义而来。)一个印度籍的达摩祖师(所谓祖师,就是有别于教主),他也是王子出家,禅宗的传心法门,到了他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八代了。我们知道,到了我国宋朝的初年,印度的佛教,整个没有了。阿拉伯文化的侵入,伊斯兰教权力统治了印度。所以宋朝以后,印度连佛教的文献都没有。今天要研究佛教思想,老实说,只有中国保留的文献最完整。十七世纪以后,英法等国才开始由印度找到残缺的、遗留的佛教文化资料,译成外文而产生了西方的佛学系统。但到现在为止,他们不承认中国的佛学系统,这是西方人有意的,尤其是有些人有意制造的。实际上宋代以后,印度的佛学系统已经全部到了中国,非常完整,且具规模。印度本土的佛学则可说是销声匿迹了。十七世纪以后的梵文佛学系统,是另外一个系统,那应该说是西方人的后来的佛学系统。这是世界学术史上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去管它了。

达摩祖师是在隋唐以前,梁武帝这个阶段,从印度把禅宗带到了中国。后来流传下来,到唐代传至禅宗的六祖‐‐广东的惠能,就是中国的第六代禅宗祖师,他没读过书,却成为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国文化史里,这一段相当于是佛教的革命,推翻了依文解义的经典研究,产生了中国文化中一股佛教的新精神。六祖下来,后来有一个和尚&ldo;俱胝禅师&rdo;,我国禅宗&ldo;一指禅&rdo;故事就是由他而来‐‐不过要注意,有一本书名为《三指禅》,是研究按脉的医书,不要误认作禅宗的书。怎么叫&ldo;一指禅&rdo;?禅宗是不限于借用言语文字传道的。六祖以后的这位大禅师,有人问他什么是&ldo;道&rdo;?他回答得很简单,每次都是举起一根食指示人,说道,&ldo;就是这个!&rdo;这个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可是问他的人却懂了,悟了道。

桃色镜头  孟子旁通  唯识与中观  小崽崽他超行的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如何修证佛法  一树海棠压梨花  你妈就在那里  历史的经验  我爱吃肉肉  修车沦陷  何如  卿宓  烈狗  严拓  猫犬系男子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易经杂说  温故而知新  

热门小说推荐
霓鸾

霓鸾

上官霓原本已经想好要多喝几碗孟婆汤,忘掉这辈子的倒霉事。...

这个世界挺怪

这个世界挺怪

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

独宠影后古妻

独宠影后古妻

独宠影后古妻这是一个腹黑霸道大总裁爱上扮猪吃虎穿越古妻后宠宠宠的故事...

苍狼战婿秦展风夏惜月

苍狼战婿秦展风夏惜月

六年前,他成家族弃子,遭受陷害,与女人发生关系,被迫离开。六年后,一代战神,重返故里,只为让妻女幸福一世。...

古妖血裔

古妖血裔

李羡鱼二十岁那年,收到了父亲的遗产,一个年芳十八,貌美如花的祖奶奶。李羡鱼祖奶奶,为什么你这么年轻。祖奶奶因为我十八那年就死了。李羡鱼Σっ°Д°っ...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