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章(第1页)

正在无奈之时,上海市工宣队配发中心的负责人听说铁路局有一个姓钱的工人是&ldo;革命样板戏剧团&rdo;某演员的父亲,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个&ldo;工人阶级的戏剧老兵&rdo;,可以派到戏剧学院来实行专业领域的统治了。

这,就是那天踢了我一脚的黑衫男人。

他的儿子原是京剧团的一个武功演员,在&ldo;革命样板戏&rdo;中演了个反面角色。他本人早年据说也曾在一个流浪戏班子里学过几天,没有出道,后来到铁路局的一个部门工作,也不是工人,而是一个低级职员。河北人,没什么文化,全部戏剧知识是知道一些江湖老戏的名目,但听他儿子说,现在这些老戏都不让说了,因此他到了戏剧学院就不知怎么开口了,只能时不时摆一个功架,用京腔说几个短句。多数时间,都一脸严肃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给人的感觉是,今天他所见到的事情,当晚就会告诉他儿子,他儿子明天就会告诉样板戏的音乐总监于会泳,而于会泳后天就会告诉江青。因此,连工宣队的其他队员见到他过来,也会分外恭敬。

这种怪事,只有了解了&ldo;革命样板戏&rdo;在当时的地位,才会理解。

&ldo;革命样板戏&rdo;并不是现在年轻人经常可以在电视和舞台上看到的那几台戏,至少不仅仅是。

在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它们还算得上是几台戏,几台极左、高冗、简单,却又加入了一些不错的艺术技巧的革命剧目,但是等到文化大革命一爆发,就不再是这样。当时在中国,所有的戏剧史、舞蹈史、音乐史、艺术史都被彻底否定,只剩下了这么几台戏,这几台戏

又被抬到了政治斗争的第一线,抬到了社会荣誉的最高峰,于是它们不再是戏,而是一个刀戟丛丛的禁苑,一个无理可讲的判殿。

我妻子很多年后在电视连续剧中塑造她的艺术前辈严凤英的形象时,曾仔细查证过这位杰出艺术家自杀的原因。最后发现,严凤英陷入深渊的爆发点是&ldo;攻击革命样板戏&rdo;。&ldo;攻击&rdo;的罪证只有一条:她在北京观看《沙家浜》时,说这个戏的后半部分&ldo;太长,有点闷&rdo;。严凤英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和声誉,应该远远高于《沙家浜》中任何一位演员吧,但仅仅就是她在观众席里说的这五个字,使她遭到毁灭性的灾难。她在自杀前曾到北京有关领导部门求助,但她已经&ldo;攻击&rdo;过&ldo;革命样板戏&rdo;,没有人能救她。

我在学术界的忘年之交、杰出的中国戏剧史专家徐扶明教授当年看了&ldo;革命样板戏&rdo;之后发表了一句口头评论:&ldo;《红灯记》、《智取威虎山》不错,《海港》不太行&rdo;,被人揭发,也被加上了&ldo;攻击革命样板戏&rdo;的罪名,关押了一年多。其实揭发他的那位先生也是一位剧作家,当然知道《海港》在编剧技巧上还没有入门,更知道他的揭发会造成什么样的可怕结果,但他还是揭发了。我不想讨论这位剧作家的人品,只想说明在当时,即便是两个真正的戏剧专家谈论了一下某个样板戏的编剧技巧,也会面临大祸。

一九六七年上海市民都知道一宗天底下最荒唐的冤案。郊区某镇一个茶馆里有一位农民故事员在讲述&ldo;革命样板戏&rdo;的故事《智取威虎山》,这本来也应该算是最革命的事情了,哪晓得他的讲述中没有照搬&ldo;革命样板戏&rdo;的台词,而是稍稍作了一点比较有趣的发挥,便认定是&ldo;歪曲革命样板戏&rdo;,逐级上报。最后的判决是张春桥作出的,实在让人毛骨悚然:枪毙。

这些事情发生在我狭小的感知范围之内,至于全国有多少近似的悲剧,连想也不敢想了。现在那几台&ldo;革命样板戏&rdo;又以&ldo;现代革命京剧&rdo;、&ldo;现代革命舞剧&rdo;的名义到处演出,甚至演到了台湾,据说还颇为轰动。许多晚会上也会频频出现其中一些唱段,有的演唱者还是&ldo;文革&rdo;期间&ldo;革命样板戏剧团&rdo;中的原班人马。

这可能体现了我们时代的宽容,但我想,时代也应该宽容巴金老人这样的说法:直到现在,白天听到几句样板戏晚上还会做噩梦。

我爸爸直到去世前,只要在收音机里听到样板戏,他一定立即关掉。如果是在电视里看到,而同时看电视的还有很多家人,他会站起身来,走到另一个房间,还把房门关上。因为这些唱段不管多么好听,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永远是恐怖之音。

在这里我要顺便说一说&ldo;革命样板戏剧团&rdo;里的那些主要演员。我作为一名戏剧学者,当然很清楚在那场政治灾难中即便是得宠的演员也只是工具,本人没有选择的自由,因此也不必承担什么政治责任。但是,近几年看到他们之中一些人一再在电视访问中把自己说成是受尽委屈的艺术家,又觉得过分了。戏曲演员可以不懂宏观政治,却不可以没有最起码的同情心。在你们这小小的一拨人享尽人间尊荣、出入如同国宾的十年间,不必说全国人民,只说你们所知道的全国数十万同行在哪里?在干什么?当九州大地没有一个角落不响彻你们演唱声的漫长岁月,他们在发出什么样的呻吟?当然,严凤英不是你们逼死的,故事员不是你们枪毙的,徐扶明也不是你们关押的,但你们应该知道,逼死严凤英、枪毙故事员、关押徐扶明的政治势力,与哄抬、呵护、打扮你们的政治势力是同一批人,而且,是出于同一个理由。

那年月我曾多次听过&ldo;革命样板戏剧团&rdo;演员的报告。不听不行,是政治问题。他们的报告倒也不像当时别的报告那样充满大批判的火药味,而只是不断重复一种受到江青&ldo;无微不至关爱&rdo;的幸福感。由于报告者是演员,总是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使幸福更加幸福。但是,又由于他们缺少语言控制常识,表述失度,使很多听报告的人都以为他们时时能够见到江青。这当然不是事实,但他们在那灾难岁月享受着旁人求之不得的安全,却是毋庸置疑的。他们拥有的安全系数,甚至高于当时的左派领导人。那是因为,这几台戏已经成为爆发文化大革命的象征,而这些演员的形象,也就成了一种政治图腾。

这种超安全的地位,很快构成了一种别无选择的权力文化。全国文艺工作者在经历了所谓&ldo;攻击革命样板戏&rdo;的铁血恐怖之后终于获得了特赦式的恩赐:移植样板戏、宣传样板戏、研究样板戏、描绘样板戏、拍摄样板戏,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生存之路。上海是文化大革命的策源地,标志之一是上海居然拥有四台样板戏,占了全国全部样板戏的一大半。上海这几台样板戏的音乐总监于会泳很快又成了国家文化部长,这届文化部长的权力,远远高于历届其他文化部长。由此,上海全部文化活动的重中之重,便是声势煊赫、直达天庭的&ldo;样板戏文化&rdo;。

我觉得,上海文化从原来的开放宽容走向后来的自闭排外,有好几道负面门槛,而嚣张十年的&ldo;样板戏文化&rdo;是其中重要的一道。

由此,我不能不对上海戏剧学院略表自豪了。在当时笼罩全国的&ldo;样板戏文化&rdo;中,以西方戏剧文化为主流课程的上海戏剧学院已经看不到专业前途。江青显然是鄙弃话剧的,又传说毛泽东主席从来不看话剧,他把没有唱腔、做功的话剧看成是&ldo;开会&rdo;,说他白天开了一天会,不能让他晚上再开会。这在当时就意味着,话剧死定了,上海戏剧学院也死定了。

时光隧道里的灵魂  今世未了情  如念离魂  天鹅的眼泪  山居笔记  情人的下午茶  千年一叹  最后的贞节牌坊  爱上一只唐朝鬼  离魂衣  女人都不是天使  两生花  寂情女人  恐怖十三楼  不喝孟婆汤  七日杀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宝玉传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沙海未央城  

热门小说推荐
当他的白月光

当他的白月光

为了保住恩人的公司,她去偷拍自己丈夫却没想到被认出。原来你就是我的妻子?不,不是,你认错了!他勾唇认错了吗?我好好看看是不是认错了!她哀嚎你丫根本不是人...

大宋佣兵

大宋佣兵

汇聚铁血男儿,开创佣兵之城!在燕云十六州的土地上,我不想再听到,汉家百姓在蛮族铁蹄下的呻吟声!什么?佣金哪儿来?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财富在大宋汇聚,钱自是大有来路!政策支持?太祖说了我以二十匹绢购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过十万人止费二百万绢则敌尽矣。这,就是政策!什么?还有人手哪儿来?呵呵,宋,不缺少铁血儿郎!宋的湮灭,只因他不够野蛮。而昆哥我呢?恰好比较野蛮。从亡命天涯路,到建立铁血佣兵城从朝廷通缉犯,到权掌天下的佣兵王。太史昆这么个无良青年是怎样做到这些的?让我们跟上他的脚步,去看一看小混混在十二世纪初的发迹之路。...

苏念苏曦

苏念苏曦

完结小说王者苏念苏曦是啵啵奶茶倾心创作的一本都市生活类小说,本小说的主角苏念苏曦,内容主要讲述又名姐姐的操作好下饭姐,我才八岁,你让我打kpl江城。御景华庭中档小区。405号的副卧室中。八岁的苏念发出不符合自己年龄的叹气声。唉,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校花的最强兵王

校花的最强兵王

特种兵王雷猛接到首长安排的特殊任务,冒充学生混进大学校园内,寻找潜伏在这里的敌特,代号野花。他混迹在校园内,野花还没找到,却被各式风情的校花给包围了。乱花渐欲迷人眼啊!渐渐地,雷猛发现野花的真实身份竟然这是一个骑士保护公主勇斗恶龙的故事,但可怜骑士只有一个,公主却越来越多!...

九婴邪仙

九婴邪仙

故老相传,超脱于修真界之外,有一个浩瀚的仙界,百族林立,有莫大的机遇,有无尽的天材地宝,更有无尽的修炼福地。龙颜,身怀九个元婴的怪才,一步步踏上修仙之路,他该如何求仙证道,斩尽九天十地,成就无上仙路。...

官路法则

官路法则

主人公从一次公务员考试后被人顶替了职位,成了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政府工作人员,却在短时间内领悟了官场法则,历经县市省三级,成为一个高级领导人的故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