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平壤鏖战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六日,明朝东征军兵临平壤城下。盘踞平壤的是日将小西行长指挥的侵朝日军第一军团。小西行长率领的日军凭借坚固的城池和先进的火器,严阵以待。八日拂晓,明军发起总攻,上百门佛郎机连续轰击平壤城头,将守城日军炸得人仰马翻,连小西行长的将旗都被炸飞。随后,明军的炮火开始延伸,轰击平壤城内各要点。第一轮炮火准备之后,明军各攻城部队开始登城,平壤各门陷入激烈的交战。
平壤日军在小西行长的督阵下拼死抵抗,依托坚固高大的城池用弓箭和火枪不断射击,同时将煤油浇下焚烧云梯,明军攻城部队伤亡迅速扩大。临近午时,明军经过激烈的战斗攻克了城北的制高点牡丹峰,全歼日军2000余名,城内日军顿时乱作一团。李如松传令全军,限在午时之前攻下平壤。明军将士蜂拥向前,火铳营和虎蹲炮也推进到城下实施抵近射击。李如松在前线督战时,坐骑被日军火枪击中,当即换马再战;其弟李如柏的头盔中弹,兄弟二人皆毫无惧色,指挥若定。将士们受到鼓舞,“无不一当百,遂克之”。可以说,作为主帅,李如松的镇定、果敢、勇猛给了明军将士巨大的精神鼓舞,是明军取得这场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午时分,名化装成朝鲜军的戚家军及辽东铁骑利用日军的麻痹轻敌攻上城南的芦门,砍倒了日军军旗,插上了明军的旗帜,明军不断攀上城头,欢呼声响彻云天。城头日军闻讯,纷纷弃城而逃,随后七星门也被明军大炮轰塌,明军骑兵突入城内。在普通门督战的小西行长下令残军退入城内的各土堡中死守。
在城内,日军残余主力约9000人龟缩在练光亭、七星、普通三座大土堡及周围的十几座小土堡里负隅顽抗。由于道路狭窄崎岖,明军的大炮推不上来,日军火力很猛,进攻部队伤亡很大。李如松果断停止攻击,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留出南面大道,诱使日军突围,同时派出信使给小西行长送信,大意是日军败局已定,为避免双方不必要的伤亡,只要日军撤出平壤,明军将不予拦截。小西行长接到李如松的信后犹豫不决,但战场形势迫使他发起突围。天黑后,日军派出斥候警戒,见无明军拦截,各土堡内大队人马蜂拥而出,借夜色掩护向城南杀去。
日军一路畅通无阻冲出城外,城南不远处就是大同江,时值隆冬,十里宽的江面全部冰封,日军先头骑兵部队迅速通过,大队人马争先过江,一时间江面上布满了人群。就在这时,早已隐蔽待命的明军火炮突然开火,江面的冰层被炸开无数条口子,日军乱作一团,冰层大面积崩塌,成群的日军掉进江水中,被顺流冲到冰面下。侥幸逃上南岸的日军则被埋伏在南岸的明军骑兵部队袭击。惊骇万状的小西行长率轻骑部队一路狂奔,沿途被明军追杀,最后在开城日军的接应下撤回黄海道。
据《日本战史》记载,平壤之役后,小西行长部减员余名,仅余6600人,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另一则日本史料称,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原有人数一万八千七百人,现存六千五百二十人。据《朝鲜史》记载,此战共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烧杀溺毙无数,逃散者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万历三大征考》记载,平壤之战“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远播明日朝三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平壤战役的胜利,打掉了侵朝日军的嚣张气焰,平安道、江源道、黄海道、咸镜道、开城的日本驻军纷纷弃城南逃,全线后撤400余里。李如松率军入朝参战仅仅一个多月,便收复失地五百余里,朝鲜三都十八道已收复平壤、开城二都及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大军继续向南开进,兵锋直指王京汉城。
五、血战碧蹄馆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二十四日,李如松连战皆捷,产生了轻敌思想。这一天,明军的一支侦察部队(约3000骑兵)在汉城郊区迎曙驿与日军北上诱敌部队加藤光泰部遭遇并爆发激战。明军大胜,斩首若干。加藤光泰败退后,立刻报告了汉城日本军总部。随后,日军第六军团主力、第三、第九军团各一部共余人先后赶到战场,他们认为这是明军的大部队,准备将这支明军包围在汉城以北十五公里的一座小山丘上的碧蹄馆,一场前哨战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场遭遇战。
日本第六军团指挥官小早川隆景认为,这是明军总攻的前兆,消灭眼前这支孤军是在明军总攻之前消灭其有生力量的绝佳战机。他计划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歼这支明军,在短时间内迅速结束战斗。被包围的是由明军副总兵查大受指挥的3000辽东铁骑,这支精锐部队配备了三眼神铳。碧蹄馆一战,3000辽东铁骑(到战斗即将结束时增至9000)与强于己方的日军激战一昼夜,残酷的战斗持续到二十五日。
李如松和副将杨元先后率骑兵共2000前来救援,从日军侧翼发起猛攻。日军经过一昼夜激战,已成强弩之末,误认为明军主力发起总攻,遂撤回王京。此战,李如松报称明军阵亡二百六十四人,斩获日军首级一百六十七人。而据日本《立花家传》《武将列传》记载,日军阵亡的“武将”(在日本战国时期指军官和士官)包括:小野成幸、十时连久、池边永晟、安东幸贞、小川成重、安东常久、久野重胜、横山景义、桂五左卫门、内海鬼之丞、伽罗间弥兵卫、手岛狼之助、汤浅新右卫门、吉田太左卫门、波罗间乡左卫门,共计十五员之多,可见战况之惨烈。小早川隆景战后向丰臣秀吉汇报时声称打退了10万“明军铁骑”的进攻,实际上当时明军在朝总兵力不过才4万。
碧蹄馆大战是中日壬辰战争中明军的一次失利。但数量占优势的日军在此战后,不敢与明军野战。而明军由于兵力有限,无法展开强攻,于是双方在汉城一线展开对峙,战局陷入僵局。
三月,李如松在得知汉城日军的军粮库在龙山大仓后,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队700勇士深夜奇袭龙山大仓,将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食全部烧毁。军粮一失,日军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此后,朝鲜瘟疫流行,征发粮食不易,日军被迫与明朝达成停战协议。四月十八日,日军撤出汉城,五月二日,日军大部分退到了釜山一带,交还了俘虏的朝鲜王子。李如松于四月十九日开进汉城,五月十五日收复庆州。至此,除全罗和庆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区为日军所占领外,“汉江以南千有余里,朝鲜故土奄然还定”。明军留下一万人驻守朝鲜,其余大部于七月底回国。
此役,东征大军在入朝参战的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掠地千里,横扫半岛,收复平壤、开城、王京(汉城)三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战后,李如松回国述职,朝廷论功,加其为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辽东总兵官一职空缺,廷议再三推举人选,神宗特出中旨用李如松为辽东总兵官。言官争相劝阻,明神宗不听。李如松闻讯,“感帝知,气益奋”。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炤花(可能为达延汗的曾孙卓礼克图洪巴图鲁)率土默特部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捣巢,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最终在抚顺浑河一带阵亡,终年五十岁。神宗闻讯后“痛悼”,令具衣冠归葬于顺天府(今北京)宛平县长辛店之西南,并追赠李如松为少保、宁远伯,赐谥号“忠烈”,为其立祠纪念。
结语
李如松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军事上屡建奇功,更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英勇的战斗精神,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在明代,以李成梁、李如松为代表的李家和以麻贵为代表的麻家被并誉为“东李西麻”。李如松在万历时期,接连指挥了“万历三大征”中的宁夏之役、壬辰抗倭援朝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请大家收藏:()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高手下山:女神未婚妻太傲娇 我一重生庶女毁掉一侯府不过分吧 反派被我攻略又逃婚? 相亲当天,军少拉着我打报告结婚 攻略高岭之花后和厂公he 我在古代经营模拟娱乐公司 诡异哭诉,快让他走吧! 穿越种田杀猪匠和他的小娇妻 【名柯】我的同期们怎么都重生了 援助了假宋 救命!误惹大佬后每天被宠得腰酸腿软 开局一把戟 鸡哥,进军香格里拉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魂穿太子,开局代娶七房妻妾 团宠妹妹三岁,全球大佬争着宠 出狱后:狂龙戏花都 四合院:截胡于莉,傻柱不傻 海贼:三大将之上的后勤部长 怎么会有人在废土开旅行社啊?
...
他是仙墟世界人人畏惧的无敌王者,遭女友与好友背后捅刀,含恨而亡,带着太古修真秘典九转霸体诀重生于三年前从此,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喜欢惹是生非的校花,他好心救了她,可惜她并不买账,还说他是一只癞蛤蟆这就不能忍了,美女也要干!...
新炎黄历八百年,世界早已告别古修真时代,步入现代。交流共赢,既竞争又合作是当前时代的主流。有人一只宝葫炼万物。有人大梦平生我先觉。有人天生神人起凡尘未知的道理,无尽的星空是所有修士共同的全新征途。一艘先进程度超越时代,却又来历神秘的彼岸神舟,载着少年沈健驶向宇宙大航海时代。新时代修真,未来在星空,乘风破浪会有时...
当巨龙的时代渐渐终结,当术师们在星空下留下无数的财富和传说,一个个觉醒的少年,便开始踏上他们的征途。...
古代版她是完美无缺的天才少女,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身上。从小便喜欢整人的她,不但整身边的丫环,而且亲人也整,搞得三个哥哥都不敢回家。可是偏偏某只不懂事的皇帝爱惹不惹,惹了她纳兰玥,于是乎,她居然整起了皇帝?好吧,整人的后果就是这个皇帝居然喜欢上了自己?神马情况?好吧,其实她也喜欢上了他。现代版失忆的两人再度相恋,却又出现了另一个纳兰玥,随后赫连奕记起古代的一切,最后又是纳兰玥记起一切,其中的纠葛,一个字乱,一个字虐,两个字复杂。且看赫连奕如何打破重重阻力追回女主。敬请期待,作者呕心沥血,精心打造,希望你们喜欢。...
你跑不掉。被称为活阎王的男人强势在她耳边宣告。江遇年掌握帝国所有的商业命脉,暴戾冷酷,却唯独视顾淮枳为珍宝。只要她想,任她肆意妄为。在她遭遇继母谋害,被赶出家门之时,他腾空而降,一言不合宠上天。完虐渣爹,手刃贱女。女人,只要嫁给我,整个帝国你都可以横着走...